课程去留需谨慎 |
http://www.tlnews.com.cn/2014年10月20日 08:26:44 |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透露,将就完全学分制收费管理出台实施意见,进一步促进教师授课和学生选课的双向选择。其中,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和教师将逐步予以淘汰引来不少热议。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殿堂,教学是大学的重要任务。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在当下的高校师资队伍里,一些既教不好学生、又搞不好科研的“南郭先生”确实存在。从出发点来说,设立淘汰机制是为了给大学教师在教学上施压,倒逼教师进一步创新教学思维、提高教学水平,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 但同时,大学有其严肃与理性的一面,如果仅仅依靠受欢迎度来决定课程与老师的去留有失偏颇。就拿一门课程的开课过程来说,经过评议、公示、审核等程序,如果光由学生是否欢迎来决定它的命运,不但是对教师的不尊重,也是对教育专业性的不尊重。毕竟,大学教育不是在市场做买卖,觉得好就买,觉得不好就不买。因此,不妨把受欢迎程度当作一个衡量指标,而非决定因素,这才更有意义。 联想到另一则大学课程的相关新闻:浙大首次开设皮划艇课,600人争抢90个名额,不少人望课兴叹。新课程为何如此受欢迎?关键在于课程本身的魅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皮划艇称得上时尚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帮助不小,在其它体育项目都成老面孔时,皮划艇这新事物自然受欢迎。同时,教师是皮划艇世界冠军许亚萍,已在浙大工作多年,既有专业水平,又懂得与学生沟通。像这样的新课程,如果越来越多,学生自然不亦乐乎。 这边是要淘汰不受欢迎的课程,那边是新开课程大受欢迎。这说明,高校课程设置上仍有不少工作要做。国外一些知名大学在自由选修、通识必修、名著课程、核心课程等课程模式中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国内大学不妨多学习借鉴,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个性化与大众化的结合度,让课程更多样、更灵活,让教师教得安心,让学生学得开心。 |
原标题: 课程去留需谨慎 |
作者:滕晶晶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