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稻草龙舞动元宵节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10月20日 08:28:29 星期一 |
乔关玉正在设计稻草龙图纸。 说到舞龙,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布龙、板龙、高跷龙……龙的品种丰富多样,尤以布龙最为普遍。在百江镇也有一支舞龙队伍,在元宵节或是重大节日时也会有舞龙助兴。虽然舞的是布龙,但在许多村民心中,都有一个“草龙梦”——那就是做一条具有百江特色的稻草龙。 稻草龙日渐湮没 对于百江镇许多“90”后来说,大多未曾听闻在家乡还有舞稻草龙这一活动,更别说“00”后、“10”后的孩子了。对他们来说,稻草龙已是上一代的记忆,仿佛被翻过一页的老黄历。 虽然稻草龙在现在的百江镇已无踪迹可循,但追溯历史,它曾在百江镇的文化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江稻草龙有上百年的历史,起源于哪一年无从考证,据说有一年,安徽一带“六畜”瘟疫严重,百江人为保五谷丰登、庶民平安、六畜兴旺,就于八月十五中秋节扎草龙出灯。次年,庶民百姓万事顺利。于是这一民间艺术得以流传。 起初,稻草龙中间以粗线作筋,外裹一束束清爽的稻草,共有十二节,为十二个月份,如果是闰年,那就扎十三节,意在月月平安。稻草龙在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出灯,龙身插满点燃的檀香,夜间看去通体红光,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因此,稻草龙又称“火龙”、“五谷丰灯(登)”。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舞稻草龙曾被迫中断。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倡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八十年代初期,在百江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百江稻草龙”又得以恢复出灯,并受到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青年们纷纷参加舞龙,其余群众跟随舞龙队助威,场面十分壮观。后因布龙、板龙相继登场,而且在外观上比稻草龙好看,表演起来比稻草龙壮观,稻草龙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尽管布龙、板龙大行其道,但在老一辈的舞龙者眼中,稻草龙才是最具百江镇文化特色的。“要是能请有经验的老师来帮我们重新设计制作一条稻草龙就好了。”舞龙队的成员江银根感慨地说道。 百江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表示,希望能在明年元宵节前将稻草龙制作完成,在元宵节的舞龙活动中展现到村民眼前。 |
原标题: 盼稻草龙舞动元宵节 |
作者:记者 王 泽 通讯员 周美玉/文 黄 强/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