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桐庐如何答题?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5月22日 09:40:54 |
下个月,百江镇松村村一期10幢崭新的富春民居将全部结顶。依托乡村富美“四优”工程,深山村民即将告别危房,住进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风格且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居。 “四优”工程,承载着乡亲们最朴实的期盼——优地、优居、优业、优美,既要安居与乐业,也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如今,当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落地生根,我们更在思考:如何让这场变革走得更深更远? “四优”工程的实践样本 在百江镇的青山绿水间,一场居住革命正在改变乡村的面貌。松村村不是百江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庄,后河村的“优地优居”模式,更早地为“四优”工程提供了样本。 中午,走进后河村杭派民居点,83岁的邵木贵正在地砖铺地、白墙素净的新居里小酌,四方小桌上,暖锅冒着袅袅热气。 邵木贵一家是后河村启动“优地优居”第二期整村搬迁工程时,从最偏远的仰家自然村搬过来的。后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立鑫创新采用宅基地置换模式,把无法自建新房村民的原有宅基地回收至村集体,置换到配套设施完善的民居点。 这场居住变革带来的远不止物理空间的更新。民居点毗邻村委大楼,与文化礼堂、老年食堂、村卫生室、快递驿站形成“5分钟生活圈”;近5亩的共享菜地里种了辣椒、玉米等作物,既延续了村民的耕作习惯,更满足了搬迁群众的生活需求。 崭新的面貌与配套吸引了大隐集团的入驻,并打造了康养民宿,可为村里提供10多个就业岗位,不少下山的村民在新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村里每年还能收取租金14万元。去年岁末,大隐集团引流而来的上千名游客引爆了乡村消费热潮——村民的土特产销售一空,村民自营的民宿也一房难求。 从后河村的成功实践出发,桐庐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探索“优地优居”模式—— 百江镇松村村实施自然村整村搬迁,盘活存量宅基地,建设富春民居点,通过整村运营的方式打造民宿集聚群;江南镇彰坞村用公寓房置换破解“空心村”难题;钟山乡中一村规划配套齐全的老年公寓,实现“上楼安置”;瑶琳镇姚村村与省市国企对接,谋划打造“梦想田园综合体”。 “四优”工程的势在必行 城镇化浪潮下,乡村人口持续外流,“空心化”带来的空间配置失衡、用地效益偏低、富民增收压力等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 “根据户籍资料显示,松村村智明坞自然村总共有33户100余人。”百江镇松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国栋告诉记者,在启动“优地优居”前,这个自然村只剩下12名老人。 今年90岁的钱月秀是松村村智明坞自然村的留守老人之一。“这几年眼看着村里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冷清。”老人感慨,如今村里启动整村搬迁,她已搬离老宅暂住亲戚家,期待着明年入住村里新建的老年公寓。“从山上搬下来后,生活方便多了。”老人笑着说,“出门就是老年食堂,街坊邻居也多了,日子更有滋味了。” “空心村”面临的困境远不止于基础生活服务缺失。由于早期农村建设缺乏规划,危旧房安全隐患突出,加之村落布局分散,不仅使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成本居高不下,更在灾害来临时大大增加了转移安置的难度。这种碎片化的居住形态,让村民难以真正享受公共配套的优质便利与乡村振兴的发展红利。 正因如此,“四优”工程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它绝非简单的居住空间转移,而是通过系统性重构,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全面升级。 当村民入住全新的民居点,开启的不仅是一扇新居的大门,更是通往“住有优居、业有依托、生态永续”的共富之路。在这里,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相得益彰,让村民既能安居、更能乐业。 “四优”工程的升级之路 站在扛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先行担当的新起点,桐庐将以怎样的创新突破,让“四优”工程焕发更强劲的生命力? 有一支硬核“领头雁”队伍。在百江镇后河村的实践中,镇党委统筹推进,而作为村书记的吴立鑫率先示范,通过宅基地置换,在后河村杭派民居点建起了第一幢房子,以实际行动消除了村民顾虑。2022年起,后河村逐步摆脱“后进村”的帽子,跃上“先进村”行列。 要“优地优居”也要“优美优业”。在“优地优居”的牵引下,村民们不仅盼着住上好房子,更期待着“推窗见景”,在家门口捧上“金饭碗”。梅蓉村“黄金左岸”正演绎着这样的生动故事:梅蓉宿的袅袅炊烟、宏逸咖啡的阵阵醇香,不仅装点了村庄,更让梅蓉和周边的濮家庄、君山等村集体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从“星星点点”走向“满园春色”。在桐庐的乡野间,那些带着泥土芬芳的创新实践——后河村的敢为人先、松村村的精益求精、彰坞村的迎难而上,就像一颗颗种子,在“四优”工程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如今,这些生动的基层智慧正在全县绽放:专班干部走村入户倾听民意,配套政策精准对接需求,一场充满温度的变革悄然展开。未来两三年间,600户家庭将迎来新居,400亩土地将重焕生机,这幅“居宜其屋、业乐其土”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桐庐干群的共同描绘下徐徐展开。 |
原标题: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桐庐如何答题? |
作者:记者 金轶润 金黄璐敏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