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陷阱”遍布,谁来守护消费者健康?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5月16日 09:30:51 |
在这个社交媒体影响审美的时代,“A4腰”“筷子腿”成为无数人追逐的目标。打开手机,各种“一周暴瘦”“躺着掉秤”的广告铺天盖地,诱惑着渴望快速变瘦的人们。然而,在这些光鲜亮丽的宣传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危险的黑色产业链。 日前,《法治日报》刊登的《在减肥药物中非法添加违禁品吸脂手术后昏迷被下病危通知 滥用医疗手段减肥乱象何以屡禁不止?》一文,揭露了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北京海淀警方破获的“布噻嗪”减肥药案中,不法商家将利尿剂包装成“纯天然”减肥神药;江苏倪女士购买的所谓“海外特效药”竟含有违禁成分麻黄碱;深圳22岁的小芳在追求“80斤以下”的极端体重时,因滥用减肥药被送进急诊室。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变美的道路上,有些人正在用生命买单。 更令人担忧的是,医美机构也在推波助澜。他们将吸脂手术包装成“一劳永逸”的减肥方案,四川林先生花大价钱做完手术后,不仅没瘦反而增重;贵州张女士甚至因此被下达病危通知书。一位从业多年的北京医美医生透露:“现在很多机构把吸脂手术当作普通美容项目来推销,完全忽视了其医疗风险。” 这些乱象背后,是一个多方共谋的利益链。商家利用人们的容貌焦虑牟取暴利,平台为了流量对违规广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消费者则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屡屡上当。当受害者想要维权时,往往面临举证难、鉴定贵、追责难的重重障碍。 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审美观念,认识到健康减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同时要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不盲目相信夸大其词的减肥广告。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强对商家资质和产品信息的审核,对虚假宣传、卖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及时清理违规广告和产品。监管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减肥产品和服务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违法商家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 美丽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健康才是永恒的时尚。当学会接纳多元的审美,用科学的方式追求健康时,那些危险的“减肥捷径”自然就失去市场;当社会能够建立更加包容的审美观,危险的减肥产品自然就会失去生存土壤。生命的价值从不在于符合某种外在标准,而在于活出健康、自信的本来模样。 |
原标题: 减肥“陷阱”遍布,谁来守护消费者健康? |
作者:金轶润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