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坞村位于桐庐县西南部,全村境内山体绵亘,山高坞深、溪涧纵横,属典型的山区乡村,全村共6个生产组,常住人口586人,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7332元。
2008年,双坞村根据“清洁桐庐”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以基层工作为基础,以环境保护为重点,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升村庄发展软实力。
一、围绕规划抓建设。村庄的整洁和村貌的整体规划对保持清洁成果具有指导和规范意义。该村在开展清洁活动中严格执行村级规划,改善村庄基础条件,切实改善村内道路建设。投入资金10万元对联盟至双坞路段进行了适当拓宽加固,并投入资金10万余元对大坞、小坑段300米水毁防洪坝进行了修复,村内主道全部实现硬化,有效地解决了制约环境建设的瓶颈要素。
二、领导重视建组织。成立清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符合双坞实际的工作计划,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主持全村爱国卫生和清洁工作,并确定一名村委会副主任主抓清洁工作。同时分组到人,包干到户,责任到位。
三、发动群众齐参与。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组织村民代表、生产组长、老龄会长召开清洁卫生工作动员大会,开展集中环境卫生整治和宣传发动工作。认真做好房前屋后、主要道路、河道、水库等水域环境的卫生集中整治工作,营造全村上下齐抓共管卫生工作的良好的氛围。强化宣传阵地作用,利用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开展健康宣传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邀请老干部、老党员等老同志担任清洁卫生工作的监督员,增强比较效应,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2008年,全村共开展集中整治26次,参加人数300余人次,拆除棚厕40余处,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四、完善设施强基础。新置村中密封式垃圾箱50只,新建垃圾焚烧炉1只,全面完成改水改厕工作,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卫生户厕普及率到达100%,三格式户厕达到100%,清洁工作基础得到夯实。
五、健全制度促长效。一是组建保洁员队伍,在全村公开招聘了2名保洁员,针对村组分散、人员分散、地域面积小的特点,保洁员采用分工、分层管理机制,即:岗位设立保洁员和垃圾清理员;分别实行常年工作制及不定时清扫制。落实工资待遇,对常年保洁员分别给予其平均450元的月工资,要求常年保洁员对村环境卫生进行全天保洁;对垃圾清扫员则给予其每月200元的工资和20元的燃油补贴。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村两委会根据其实际作业情况和上级考评结果再对其不同数额的奖金。二是加强宣传,把保护环境、清洁家园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全村169户家庭全部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村民房前屋后的保洁责任,使清洁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确保农村环境持续好转。
通过“清洁桐庐”工作的深入开展,卫生保洁工作实现了常态化,村庄面貌得到持续改善,村民卫生意识全面提高,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步养成,同时“清洁桐庐”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