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基础设施维修谁负责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03月26日 08:38:48 |
图为县城乔林新城小区1幢外墙脱落,现场已经拉起警戒线。 图为一小区单元楼外遮雨棚破损。 无论是有物业公司管理服务的小区,亦或是居民自治与社区管理的小区,都离不开小区内基础设施日益陈旧、破损的问题。而这些看似小问题,却也成为提升小区居住环境与物业管理水平道路上的“绊脚石”。 为了解小区内基础设施设备的后期维护现状,记者通过走访无物业管理的小区与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发现小区基础设施设备的后期维护存在“没人管”与“没钱管”两种状态。 家景星城小区,算得上是居住人数较多的县城小区之一,但是因为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矛盾,小区内管理服务水平不仅没有保持稳定发展,反而是到了“冰点”。“小区内最大的问题就是监控缺失,每当业主需要调取监控画面时,都被物业的工作人员怼了回来,说是‘监控坏了’。”小区业主叶女士说,一家人住在家景星城已经七八年了,期间也对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有过期望,但是在一件件小事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后,对于物业管理的信任也在逐渐下降。这其中,就包括了小区内基础设施设备的后期维修。 “我家居住在四楼,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漏水,当时三楼也跟着遭殃。”叶女士回忆,因为当初不确定漏水的具体原因,物业工作人员上门查看之后,建议将屋内地板撬起查看原因,而且把外墙面也凿开。可是,当叶女士家的地板和外墙面都“破拆”了,物业公司却没有了下一步打算,这让她无法接受,最后只好自己找来工人进行维修。“监控的维修更是一块‘心病’,开发商已经撤出,小区内的监控根本无法使用,物业公司也‘叫穷’,说是没钱维修监控,小区的安全系数已经跌到了谷底。” 而在没有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内,基础设施设备的后期维护多半是依靠物业维修基金,而很多老旧小区就连物业维修基金都没有。原来,强制业主缴纳物业维修基金的相关条例是在2002年之后才出台的,所以很多在此之前建造、出售的居民楼,是没有物业维修基金的。这也为后期的基础设施设备维护带来了难题。 在中杭社区的管辖范围内,有物管与无物管的居民小区都有。社区负责人说,也有不少居民会来社区反映问题。“很多设施设备的维修都与人力、资金挂钩,而社区又没有这方面的专项资金,所以只能通过协调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或是打报告到街道,向相关单位寻求帮助。”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例如南苑新居、江南商住楼、南都商居三幢居民楼,如今的管理是靠热心居民与楼道长,公共部分的设施设备需要维修的,则是建议业主分摊经费解决,如果遇到管道破损、外墙漏水等因房屋质量引起的问题,社区也无从入手解决。 而在城北,南门社区所管辖的范围内,基本都是无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楼。最近,开元路75幢、73幢外立面漏水的情况让居民很是苦恼,苦于维修基金不够承担外立面维修,社区只能依靠街道,将其维修工程纳入我县“四改联动”惠民工程之内,才能得以维修到位。 无论是社区、居民,亦或是物业管理,都希望小区内的居住环境有所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有所保障,但是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这些现实难题呢?期待我县物业管理水平提升工作带来实效。
|
原标题: 小区基础设施维修谁负责 |
作者:记者 钱晶/文 单佳铭/摄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