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格 尔 木 两夜一天的旅途,7.1号清晨五点多,来到青海第二大城市格尔木。 格尔木,青海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关系,是重要的军事要地,有很大的兵营兵站。 在格尔木,你会看到很多的兵哥哥,俗称格尔木为“兵城”。 而对于外地旅游者,格尔木是去青藏高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适应高原地区的过渡点。
从低海拔的内地去四五千米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在这两千七百多米的地方住上三两天,使身体在这里调整适应一下,然后再上青藏线,这应该是一个很科学的过程。 现在,我从所生活的桐庐,海拔三十几米,上升到了2750米。
高原反应,有一点。主要是头晕,脑袋里嗡嗡地响。 还有,觉得有点上不来气,需要时不时地来个深呼吸才好过些。 尤其走楼梯,明显接不上气,胸口觉得堵。 心里略微担忧,这就有高反了,接下去还要上平均海拔四五千米的青藏线骑车,那怎么办啊?
但是我顾不上什么高反了。 我强烈地记着,火车上,同一个软卧包厢的那位温州女,她介绍的清真美味。 她说,到了格尔木,你一定要去品尝清真老字号阿兰餐厅的手抓羊肉,错过机会你一定会后悔的。 这样中肯的介绍,我当然牢牢记在心里的。 下了火车,找到旅店,要了个单间,25元,便宜。

略作休息,我就骑着车车去手抓羊肉了。 想到美味羊肉,俺可是在火车上已经咽了很多回口水了。 当然,骑车上街主要还是为了把这座高原城市好好地逛一逛,看一看街容市貌吧。
早了解到高原地区的紫外线厉害,选择下午四点出门,并且认真地抹了一层防晒霜。全副骑行打扮,再戴上了防尘防晒的面罩,像个蒙面大侠了!
呵呵,虽然下午四点,但由于两个小时的时差,高原地区的天空依然阳光灿烂,相当于内地的下午两点。 高原紫外线很快就给我一个下马威,才半小时不到,已经觉得脸上火辣辣地了。 我想起,以前读中学的下农村学农劳动。 在田里干了一整天的农活后,脸上也会有这种火辣辣的感觉。可那是一整天的爆晒呀,现在才半小时,我的脸就被晒疼了。 不一会儿,又起风了。 呵呵,高原的大风也不是好惹的!一阵风刮来,沙尘铺天盖地袭来,着实让你睁不开眼。虽然我带着面罩,可是,依然觉得沙尘让人窒息。 市中心范围不算大,建筑物一般,但放到相对经济落后的西北地区这就不错了,任何事物只有对比才能觉出差别。


对超市、商场我没兴趣,我打听那个老字号的清真阿兰餐厅。
 阿兰餐厅门面不算大,里面却熙熙攘攘,热闹的很。 大葱直奔主题,手抓羊肉,干拌面! 三十元一斤的手抓,不贵,还配一碗很好喝的羊杂清汤。 哎呀!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东呀,真绝了。

吃了手抓,再来碗干拌面,那汤是随羊肉送的。

羊肉鲜美鲜美的,我想起了我们汉字的组合,“鲜”字不就是鱼和羊的组合吗?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可能就是参考了羊和鱼的鲜美味道,才选用它们组成“鲜”字吧。形意字? 街上有卖青稞的,这是没成熟的青稞,煮熟就上街卖,当零食吃的。 卖青稞的是些回族年轻女人,头上都包裹着头巾,露出两只大眼睛,很漂亮。

我忍不住,买了一杯尝尝,挺好,入嘴觉得凉凉的,吃着很糯。

在这个季节打算骑车走青藏的人不少。 格尔木休整的两天中遇到了几位,有来自北京山西黑龙江等地的。 大家约好3号那天一起走青藏。 后来,在路上了,才发现打算骑行青藏的人虽然多,但是要想完成骑行真的很难。 绝大多数人激 情满怀地赶来,三两天后,都悄悄打退堂鼓,搭车走了,这是后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