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城 潇洒桐庐展翅腾飞遨碧空 |
http://www.tlnews.com.cn/ 2012年11月13日 07:57:25 星期二 |
![]() 桐庐是一座山水风光如图、城乡建设如画的美丽之城,曾诞生了许多传世画作、画坛巨匠。今后,这座“中国画城”不但要绘就一幅物质富裕的科学发展蓝图,更要织成一幅精神富有的和谐社会画卷。 诗画桐庐 一个人杰地灵、蕴含璀璨文化的名字 桐庐的山水胜地,曾让多位文人墨客对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桐庐境内有着诸多景区,山、水、林、洞都各具特色,身处如此优美的胜地,无怪乎北宋名家范仲淹会称这里为“潇洒桐庐”。 说起诗画桐庐,首先想到的便是富春江,它作为历来文人墨客游览吟咏之所,流贯我县全境。群山叠嶂、溪流纵横、风光旖旎,造就了“独绝东南”的富春江山水景致,也孕育了具有1600余年历史的富春江山水诗词文化,独特的风韵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来此。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最初的诗作,就是从写新安江、富春江开始的。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山水画极品《富春山居图》,也是富春江绘形绘色的写真。当代名家王伯敏晚年也选择在桐庐定居,与山水融为一体。难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亲临桐庐时更是感叹:“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从古自今,历代文人墨客如谢灵运、李白、杜牧、孟浩然、范仲淹、陆游等1000多位名人佳士慕名而来,登山玩水、探幽访古、猎奇览胜均是络绎不绝,留下的赞美佳作更有2000篇之多。 在桐庐,除了盛赞的诗词之多,绘画人才更是辈出。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叶浅予先生即是桐庐人。上世纪80年代,叶浅予先生历时三年创作《富春山居新图》长卷,展现了新时期壮美的富春山水。擅长写意花鸟,尤精兰竹的当代年轻画家唐逸、多面手实力派书画家胡汀、擅长古代人物画书画家袁进、文华奖“最佳创作奖”获得者陈兵亦是桐庐人。近年来,桐庐画家还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小画家已开始展露头角,富春江初中5幅学生漫画作品入围全国漫画大赛决赛。画的另一种形式剪纸,作为桐庐的又一文化标签已有1700余年历史。桐庐剪纸,依靠农村妇女口传亲授,一代代流传至今,成为闻名遐迩的“桐庐一绝”。116岁民间剪纸艺术家胡家芝的剪纸作品享誉中外。2003年,我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4年开始举办的全国剪纸大赛已经成为桐庐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 时代日新月异,时光分秒流逝,不变的是人们对桐庐热爱的情怀。“生活在桐庐的幸福指数真的是太高了。”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在我县考察时赞叹道。“我走过全国500多个县,但像桐庐这么美丽的县城,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这里不仅美得真实,还美得自然,这让我感觉太惊讶了!”中国青年报社长徐文新考察了我县城市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时,发出的由衷赞叹。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张坤更是用自己的笔尖传递着桐庐“画城”的真谛:“我不是涉水路来,而是沿杭州—桐庐高速盘旋而下,直接‘跌’进桐庐这座‘画城’中的……” 山水桐庐 一个写真秀美、充满旅途意境的名字 蓝蓝溪水涧,青青云映山。清新的空气、神奇的山水景观,源远流长的药祖文化,走进桐庐,你就象走进了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又象走进一座艺术的宫殿。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千百年来,富春江畔的桐庐,给了无数为俗事杂务而纷扰者,提供了远离喧嚣的隐居之所。 在这里,奇峰绝壁,风景如画。富春江两岸,奇峰林立,绝壁当空,碧绿的江水欢快的绕着群峰而过,山水相映,如诗如画,构成秀美绝伦的山水画卷,让人沉迷忘返。 在这里,茂树张扬,清风扑面。森林资源丰富,伟树古藤,树枝如把把雨伞,举在天空,太阳透过树枝,把富春江映照得斑驳陆离,山泉汇集的清凉溪河,加之树荫的掩蔽,阵阵清凉之风,让桐庐的盛夏如春天般凉爽。 在这里,野花遍地,峡谷盈香。一年四季,各种野花都有,如点点彩色星灯,点亮着大地,让绿色桐庐透出片片生机。穿行在车水马龙之间,如在香风中沐浴,神清气爽,令人难忘。 在这里,清风朗月,潇洒自如。月明之夜,万籁俱静之时,隐逸之地处于一片静谧之中,倘有一曲笛声相伴,会使人恍入仙境。坐地垂钓,不钓鱼与虾,不钓王与侯,惟钓清风与明月,惟钓潇洒与清逸…… 桐庐的山水,那么迷人,碧绿得比蓝天还要妩媚;桐庐的山水,那么醉心,清新得比白云还要柔情。桐庐最大的优势在于山水绝美、在于生态绝佳,而休闲旅游的意义在于生命的惬意,让生活慢下来,让心灵静下来。游得倦了,徜徉在全国首个乡村“慢生活体验区”芦茨,在青山碧水间,望峰息心,窥谷忘返,感悟天人合一的美妙意境。 穿越游走在青山绿水间,或化身为隐士,或隐没在群山中的农居,感受乘一叶扁舟,品一盏新茶,聆听幽幽江水的浪漫情怀。或做一名乡间的村民,晨起而作,日落而息。桃李桑树,茅檐鸡犬,田野里翠绿的庄稼、不知名的野草,还有那田间小道,以及那冰凉爽净的露珠,都让人感觉到返璞归真。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再惬意的日子也无非如此。来山间水间走走吧!在一葫芦的酒意中吟诗,在路边的石凳上下棋;或戴个斗笠,去富春江边垂钓,守候日出或风雨,享受最宁静的时光,体验最原生态的慢生活,品味最地道的乡村幸福。这,才是休闲旅游的真谛。 “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对于山水桐庐,这样的概括,最恰当不过。虽然只是一个行政区划面积1825平方公里、人口40万的县城,但桐庐已是长三角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除了秀美的富春江,桐庐还有大奇山、瑶琳等一大批知名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75.8%。桐庐将山水风光作为城市建设的依托,通过绿化、美化和保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形成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在桐庐的任何一个地方,遥望天际,都会看到一个美好的弧度,都能体验一段回味无穷的旅程。 全域景区 一个气势磅礴、彰显勃勃生机的名字 富春山居图,一幅绝美山水,让国内外游人惊诧不已、趋之若鹜。每到黄金周,我县各景点人流如织、酒店宾馆爆满、停车场和街道两旁停满了长长的车队…… 审时度势,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全力打造“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县域大景区的概念,同时要求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以景区的理念规划整个桐庐,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每个镇村。 作为一个旅游新概念,县域大景区的具体内容已经决定了这是一项改善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惠民工程,我县40万人民将成为第一受益者。 这几年我县城乡面貌变化很大,特别是许多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建设越来越得到加强。县域大景区,是城乡统筹的一个好载体,可以为农村争取更多项目、推进环境整治,让更多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而宜居、宜游,也将成为乡村发展推进全县景区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百姓期待中的风情小镇、美丽乡村、精品景区、景观廊道等愿景都将一一实现。 就美丽乡村荻浦村来说,以前,江南片的“脏乱差”在整个桐庐是出了名的。荻浦村的这片古树垅,也曾经相当于是“垃圾填埋场”。自从杭州市开展高速沿线村庄整治和我县开展“清洁桐庐”活动以来,荻浦村的环境卫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理垃圾、整治河道、改建道路,美化赤膊墙、增加服务设施。如今环顾四周,农家院落干净整洁、门前花圃鲜花盛开,与这里的徽派古建筑相映成趣。当地村民说:“亲戚们都非常羡慕我生活在景区一样美丽的地方,住在这里,生活方便,心情更舒畅。”这,仅仅是全域景区建设的一个小小缩影。 今年,按照县域大景区发展的要求,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力实施旅游经济振兴计划,着力打造“一城、二轴、三板块”的旅游发展格局,即以县城为旅游发展中枢,以富春江、分水江为旅游发展轴,打造富春江板块、瑶琳板块、分水板块三大旅游板块。建设一座“休闲旅游城”,打造一个“华夏旅游重镇”,实施建设一个慢生活体验区,推出一条“富春江水上旅游带”。与此同时,积极举办中国乡村休闲旅游季、华夏中医药养生旅游节、山花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并开辟城市、农村精品旅游线路,将景观串点成线,形成新的旅游产业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打造,整个桐庐县就仿佛是一座“大园林”,可谓一步一新景,一弯一洞天,村村如画、处处皆景,让所有来桐庐的人都体验到这里的独特与美丽。 县域大景区,使我们的家园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之由概念变成现实,在全民办旅游的风潮下,我县的城乡发展会更加迅速,全县百姓将“因旅而富”,从而更加努力实践县域大景区,更加坚定“旅游强县”的信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桐庐,一座落在富春江畔的古老城市,一处令人神往的休闲旅游胜地,一个宜居宜游的国际花园城市。它仿佛就像是造物主留在这江南山水画上一抹迤逦的亮色,给了无数为俗事杂物而纷扰者,提供了远离喧嚣的绝佳之所。寻一个美好的季节,相约去钓台观古,访七里泷白云人家,登桐君山品茗,赴圆通寺忆旧,闻东门渔舟唱晚……悄然之间,“中国画城 潇洒桐庐”的精美画卷已然打开,化茧成蝶,展翅翱翔在桐庐这片湛蓝的天空中。 |
原标题: 中国画城 潇洒桐庐展翅腾飞遨碧空 |
作者:记者 林 琳 筑文 黄 强 筑摄 网络编辑:华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