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之美 |
http://www.tlnews.com.cn/ 2012年11月08日 13:58:31 星期四 杭州日报 |
![]() / 陈振濂 / 号颐斋,原籍浙江鄞县,1956年2月生于上海。在中国美院书法系与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同时招收博士研究生。已出版学术专著63种,同时以书法创作、理论、教育三方面的开创性成果享誉当代。现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 ![]() 潇洒桐庐郡,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烟波浩渺的江南人文意境。 “三山一水绕城吟”,是桐庐留给我们无穷的话题。它是自然的,又是人文的。少时在上海学山水画,曾听前辈名家如应野平、胡若思等提到,上海中国画院曾赴桐庐沿富春江写生。还给我看他们当时的写生稿,青山绿水的画面中,有不少50一60年代山水画中特有的电线杆、采石厂、水电站和渔码头,那一种鲜活生动的笔墨气息,是他们平时的画风所不具备的。后来有一次在西泠印社雅集上遇到朱屺瞻老,正在大笔挥挥泼墨戏彩。我问屺老,这是画哪一方山水?屺老笑吟吟答曰,画桐庐,画富春江。当时我还与老人逗乐:屺老,看不出是桐庐哎!老人说,这是我心中的「桐庐心象」一一能让一位百岁老人又是名家大师,留下一个固定的「心象」,桐庐之魅力,于此可见一斑! 桐庐之美,美在大自然浑然天成但却又不失精巧。 在江南水乡类的苏浙县市乡镇,有一泓清水,或江或河或湖或溪;又有青山环抱绿树荫天,三两茅舍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渔樵互答,这样的景色其实并不少见。但象桐庐这样,除了自然天成之外,还有十分精致的一面、见出有意无意的细心打磨功夫的,却甚为罕见。十数年前,曾经有顺富春江溯流而上的泛舟经历。徜徉于湖光山色之间,任舟横水上,缓缓而去,观两岸风味,无不是现成的「富春山居图」。一山一石,一树一屋,掩映摇曳,点染出那一种静谧而和缓的风情。更以匆匆时间,皆倩我扁舟一叶,而为之静止凝固;人处其中,与天地共呼吸,真足以言造化与我同在同生。宋人张孝祥「西江月」境界阔大,曾有句云:"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借来移此,以状我胸襟,不亦可乎? 及近晚,舟近村廓,烟雾迷茫,坐看数家灯火,又不禁再接其句曰:“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桐庐之美,聚天地日月之大美,又不失精雅浑成之美。两者缺一,即不成桐庐矣! 文 / 通讯员 姚红英 刘东海 桐庐记者站 陶元 徐需 摄 / 汪为民 吴哲伟 周忠良 |
原标题: 桐庐之美 |
作者: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