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饭卡真暖心 |
http://www.tlnews.com.cn/2016年03月31日 08:49:01 |
最近听到一件暖心的事,说是南京理工大学启动了“暖心饭卡”项目,学校教育基金会在运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直接将补贴款“偷偷地”打入了困难学生的饭卡。 一直以来,类似的“暖心饭卡”在各地学校都有,不少贫困生都得到过资助。但是,受资助的过程也“不简单”。有的是审批手续麻烦,各类证明少不了;有的是审批条件苛刻,一大堆条件里有一条不符合,就不能被资助。虽说严格管理、严格把关的确有好处,但没把握好这个度,就容易事与愿违。 相比之下,这里的暖心饭卡人性化指数就较高。一来,大数据分析起到了基础性作用。通过梳理,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一个月总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被列为受资助对象,然后将这些名单发到辅导员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对。双管齐下,既是对需要资助的贫困生的精准定位,也避免了以往确定贫困生时的繁琐环节和常有的误差。二来,补贴款“偷偷地”发到学生发卡内,有效保护了贫困生的隐私权,让贫困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感受到隐私被保护、尊严受保障的暖心。这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获得感。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一个大学生脆弱到了连自己的贫困都不敢让人知道的地步,他又凭什么得到资助呢?其实,这问题与暖心饭卡并无冲突。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她看一座城市的文明尺度是,这座城市怎么对待精神病患、民工、盲流。笔者觉得,在这里再加上贫困人群也不为过。怎么对待贫困人群?同样可以看出一所大学、一座城市的温度。让贫困人群感受到这种暖心的温度,不正是为了激励他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努力、更加有为吗?如果能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起到激励作用,又何必“晒贫困”? 当然,会否有暗箱操作、故意骗资等行为,还需要加强监管。但笔者相信,只要真心对学生负责,开了这样的好头,接下来根据情况变化不断完善就能取得更大的实效。 |
原标题: 暖心饭卡真暖心 |
作者:滕晶晶 王仪楚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