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处理中心昨试运行 |
http://www.tlnews.com.cn/2014年10月29日 08:28:28 |
便捷、快速是最大改变 昨日,我县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处理中心试运行。上午8点半,赣A371**J小型货车与浙A8**28轿车轻微刮擦成为该中心首例调处的事故。不到10分钟,事故双方当事人就完成了相关处置工作。 今后,市民如发生交通事故,都可以在调处中心进行责任认定、车辆理赔,甚至是人员伤残鉴定,以及交通事故的事后赔偿调解、诉讼等。那么,有了调处中心市民发生交通事故该怎么做呢?还需要留在事发地等待交警出警吗?还需要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全程陪同吗? 部门齐全 轻微事故处理不必等待 该中心位于原县交警大队业务大楼,停车场面积将近3000平方米,占地120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设有15个窗口岗位、2个调解工作室,11家保险公司在大厅设立窗口,另外,车辆技术属性鉴定、伤残鉴定,以及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评估机构与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业已进驻。简单财产损失事故及人员伤亡的重大交通事故都可以在这里调处。 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处理中心整合了公安、司法、法院、保险、法律援助、伤残评估等部门和资源,以交通事故赔偿人民调解为基础,集事故先期处理、人民调解、物损评估、法院诉讼、保险理赔于一体,建立“一站式”服务,着力为群众解决交通事故处理难、理赔难、执行难的问题。 上午8点半,走进中心大厅,11家保险公司代表悉数在场,一旁还有一处法律咨询窗口以及交警窗口。此时,正好有市民在交警窗口处理事故。 “都是小事故,不过要报警,要报保险,还要在原地等待,确实挺费事的,也浪费时间。”拿着行驶证、驾驶证的小华成为该中心试运行后的首位体验者。 在民警的引导下,小华首先来到交警窗口,向窗口民警阐述了事故发生的简单经过。窗口民警在核对当事双方的证词之后,开具了责任认定书,小华拿着认定书就可以到保险窗口进行下一步的车辆理赔业务。整个过程,小华只用了十几分钟。 “驾驶员在发生轻微事故之后,通过报警,双方到中心处理剩余的事情,既不会阻碍路面交通,也不会延长处理时间,缩短了当事人处理事故的时间成本。”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周汉明介绍说,往后市民发生轻微交通事故,首先是报警,然后民警会在电话里引导当事双方到调处中心,由民警开具相关责任书,再由保险公司受理理赔,三天之内就能完成理赔赔付。 方便快捷的处理方式,不仅节约了市民的时间成本,也让警力的使用更加科学化。“事故处理中队一共7名民警,尤其是在城区不断扩大的当下,民警从接警到出警,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周汉明说,特别是阴雨天气等,交通事故多发,警力不足使得一些原本比较简单的轻微事故处理也耗时耗力。 功能强大 事故处理更便捷 除了能快速处理轻微事故,其余交通事故的处理也能在调处中心得到“一站式”解决。 “以前,事故一方如果是电动自行车,就需要到杭州去做相关鉴定,证明事故当时电动自行车是否属于机动车。”周汉明说,“调处中心运行之后,当事一方就可以在桐庐进行鉴定,事故处理也更便捷了。” 面对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也不需要当事人到医院进行检查、复查、验伤、鉴定,中心内的伤残鉴定处就可以完成,减少受伤当事人来回奔波的痛苦。“而体检中心的设立,就是为需要更换驾驶证的市民提供便捷的。”据周汉明介绍,调处中心的成立,目的就是积极深化创新社会管理,及时健全组织制度,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扎实开展交通事故调解工作,有效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快速、便民、利民的需求,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轻微事故 阻碍交通将被处罚 “当然,有些市民不放心撤离之后责任无法确定。”周汉明说,“警方通过街面监控,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双方就可以撤离,恢复路面交通通行。”当事双方如果不愿撤离,交警将根据相关法律条例对其进行200元的罚款。 平时,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司机在富春江大桥和二桥发生轻微物损交通事故,但不少事故当事人担心离开现场说不清楚现场情况,害怕事故不能得到公正处理,滞留在现场造成交通堵塞。 其实,桐庐县富春江二桥有8个视频监控,富春江大桥有6个。也就是说,通过这些监控视频相关部门可以将大部分的事故现场利用监控进行采集照片。对于有些事故现场位置不利于摄影的,接警人员则会通知事故双方当事人自行利用手机采集照片,然后撤离现场,尽量避免事故造成桥面堵塞。 周汉明介绍:“根据相关规定,轻微物损交通事故可自行协商处理,保险公司将直接受理,交警队的事故认定不是必经程序。”发生轻微物损交通事故的,事故当事人在相互查验证件及保险凭证后,应当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对造成轻微物损交通事故,且基本事实清楚,当事人不及时主动撤离现场的,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将依法予以强制撤离,并一律对当事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作出处罚。 |
原标题: 县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处理中心昨试运行 |
作者:记者 钱晶 通讯员 吴新宇/文 记者 黄强/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