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能是杭州最会写作文的中学生! |
http://www.tlnews.com.cn/2016年11月22日 09:43:14 记者 张娜 摄影记者 葛亚琪 |
一年级开始写日记 先从记流水账开始 阅读的重要性,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但是也有些家长有疑问,自己的孩子书读得也很多,但写作水平总提不上来,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这里,我们也仔细问了俞舒扬和妈妈,他们的回答是多练。 最常见的训练方式就是写日记。 “幼儿园时,我是学校知名的‘老豇豆’,这句杭州话的意思是能说能讲。当时就是把一天发生的事情说出来。”俞舒扬说。 小学一年级开始写日记。先从记流水账开始,天气怎么样,吃了什么,做了什么,都可以写下来。到了二年级,有些文章就有感情了,比如一篇文章前面写爸妈几天都不在家,但有天放学妈妈来接他,结尾是“看到妈妈来接我,我突然有些害羞了,对她tiantian(甜甜)一笑。” 小学二年级写过一篇《副班长撤了》,是写自己当上副班长后,先带着同学们爬铁门,后来带同学吃酢浆草,结果没当两天副班长,就因为屡犯错误被撤。俞舒扬顽皮的个性,一下子就描绘了出来,这篇文章成为他的第一篇获奖作文。 小学六年里,每周都写3到5篇日记,暑假写30篇。到了初高中,还保持每月3到4篇的写作频率。“有一次因为忙于学习和考试,三个月没写,再提笔,手感没了。”俞舒扬说。 另一个训练方式是出门玩,长见识,写游记。俞舒扬家里每年保持四五次省外出游,今年去了山东登泰山。 “杜甫诗里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到诗,你只能想象,到了现场,才能深刻体味那种壮阔。每次游玩回去,我们全家都会写游记,把旅行的感受写下来。写完互相交换着看,也能看到不同的视角。”他说。每年过年,他都和爸爸写对联,一般都是爸爸出上联,他对下联,很有意思。 不过,俞舒扬的考场作文,一开始写得并不如意。 语文老师黄永红说:“俞舒扬很有才情,写作有想象力。但是考场作文,一般限制要求较多,他随意发挥,有时会走题,40分作文只拿个二十七八分。后来,俞舒扬也慢慢成长,学会在限制中找到新的方法写作,成绩也就越来越好了。” 理科好对写作有没有帮助? 从小到大,俞舒扬都是学霸,小学一直是班里的“男一号”,初中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进了高中,常年保持在全年级前10名以内。 他所在的高三(12)班,是理科实验班,这里聚集着高三的绝大部分理科“大牛”。作为成员之一,俞舒扬说自己的理科比文科好,考试时理科经常超过文科不少分。 那理科好对写作有没有帮助?他说看起来理科和文科是两条路,其实是互相影响的。就像写时评,理科训练出来的严密的逻辑,能帮助把文章写得很清楚。 俞舒扬最早参加鲁迅青少年文学奖,是在育才中学读初二。常务副校长、数学教师盛伟民,是俞舒扬当时的班主任,他很赞同这个观点:理科好,对写作很有帮助。 “俞舒扬是很有韧劲的孩子,刚进育才中学时,他的数学学习能力不是很强,到后来越来越好,主要原因还是做到了‘样样落实、天天坚持’的育才校训精神,做到了六步学习基本法:预习落实、听课认真、作业独立、考试诚实、纠错及时、多想多问。比如上课前他主动做好预习,课堂上常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等。这些都很好地帮助并提高了俞舒扬的学习能力。” 这次获奖已经是俞舒扬第四次参加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从初二开始年年不落,除了去年拿到二等奖,其余都是一等奖。此外,他还多年参加中国少年作家杯的比赛,拿了6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去年在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仪式,还发表了获奖感言。所以,他被老师笑称为“得奖专业户”。 “我们全家曾被评为杭州市的书香人家,2013年出版了《亦闹集》,其中收录了全家的作品,爸爸多是楹联、诗文,妈妈是散文,哥哥是散文、游记等,我的主要是游记和时评。全家已经出了十几本书,其中有我一本作品集《画锦堂集》,收录了我从小学到初二的作品。最近,我的第二本作品集《亦青集》正在整理出版,‘青’是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 |
原标题: 他可能是杭州最会写作文的中学生! |
作者: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