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一周吃一两次辣死亡率更低?专家说真相 |
http://www.tlnews.com.cn/2015年08月07日 08:59:00 都市快报 |
这两天,喜欢吃辣的人,可能有点“小惊喜”。8月最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一篇研究报道,说调查了大量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后发现,多吃辣的人死亡率更低。 吃辣真的会让人长寿?那为什么许多医生常常告诫我们要少吃辣? 分析近50万名中国人 发现多吃辣的人群死亡率更低 据美国《时代》周刊、英国《卫报》、国内《参考消息》报道称,来自中国北京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近50万名中国人在2004年到2013年间的饮食和健康数据,这些研究对象被跟踪时间的中位数(统计学名词)是7.2年,研究的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BMJ)上。 这篇论文的作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齐潞(音)介绍说,科学界已经对辛辣食品的好处有了一些了解,此前主要依据的是动物研究和非常小范围的人体研究。过去的一些研究发现,辛辣食品及其所含的活性成分(比如辣椒素)可以缓解炎症、增强新陈代谢,还会对肠胃菌群和体重产生积极影响。但这方面的人体证据还不够。 于是,他们研究团队的科学家查阅了50万名中国成年人的问卷数据。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年龄在35-79岁之间,曾在2004年至2008年参加过“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的问卷调查。每一位受访者都填报了自己的健康状况、酒精摄入量、辛辣食品摄入量、摄入辣椒的主要形式(是鲜辣椒、干辣椒,还是辣椒酱或者辣椒油),以及肉类和蔬菜摄入量。 研究人员在7年后进行了回访。在研究期间,共有20224人死亡。研究对象排除了有严重病史的人,同时考虑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体力活动、家族史、日常饮食等因素。 分析结果发现,与每周食用辛辣食品不足一次的人群相比,如果每周吃上一到两次,死亡风险就会降低10%。大量增加摄入量则不会带来明显的效果。如果每周有3到7天食用辛辣食品,死亡风险只比不吃辣的人低14%。 研究还发现:如果吃辣的同时还喝酒 降低死亡风险的效果就不明显了 论文作者齐潞(音)说,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食用带辣椒的食品,特定疾病的死亡风险似乎也会下降,比如癌症、缺血性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科学家进一步发现,鲜辣椒对于降低这些疾病的死亡风险而言具有更强的保护作用。 另外,多吃辣而不喝酒的人群,死亡率降低的幅度更大。但如果吃辣又喝酒的话,这种效果就没那么明显了。 不过,研究人员需要通过更多实验,才能搞清楚辣椒这种保护作用的原理。现在还不能完全证明死亡风险的降低就是辛辣食品造成的,后续还要研究吃辣对改善健康、降低死亡率是否有直接关系。 “似乎只要适当增加辛辣食品的摄入量,每周吃上一两次或者三五次,就能达到类似的保护效果。只需适当增加,应该就够了。”尽管原因还没找到,但齐潞还是认为自己的研究项目很有价值。
杭州心血管疾病专家说 吃辣椒对心血管疾病确实有好处 但多吃重油、重盐的川菜没什么好处 上面这项50万人的研究,医学界人士是怎么看的?杭州市一医院心内科主任许轶洲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的报告她也看到了,她认为至少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吃辣是有好处的。 而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包括我国的第一大死因。 “吃辣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改善女性怕冷、冻伤、血管性头痛等症状,又能增进脑细胞活性,有助延缓衰老。” 许轶洲主任说,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适当吃点辣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此外,还可以降低血脂,减少血栓形成,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辣椒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好处,但并不是说日常生活中所有辣的食物都是健康的。”许轶洲主任说,现在饭店里辣的食物不少,比如火锅、烧烤、川菜等,都是重辣、重油、重盐,经常吃的话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陈振宇博士在2012年的一项研究中也发现,辣椒中的辣椒素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进而降低“全球第一杀手”心脏病的危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教授丁荣晶说,其实早在2010年,我国第三军医大学研究发现,辣椒中的辣椒素能使血管出现明显的舒张,并实现降压效果。 杭州市中医院中内科博士何迎春、浙江医院营养科主任郑培奋说,辣椒营养丰富,有“小人参”的称号。每百克辣椒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198毫克,位居蔬菜首位。适当吃点辣椒,对美容功效、除湿、抗感冒、健脾、改善食欲助消化有好处。 不过,每天吃多少辣椒才能“远离心内科医生”,这仍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胃、肛肠不好的人,不要多吃辣 肺癌患者更不能吃辣食 但就像一个硬币有正反面一样,辣椒虽然有诸多好处,但也有许多研究发现,嗜辣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杭州市卫生监督所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做过《胃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这项研究由消化内科名医厉有名主任医师带队,通过对484位胃病患者生活与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喜欢吃辛辣食物,会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险性。而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直接诱病因,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密切相关。早在1949年,幽门螺旋杆菌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I类致癌物。 杭州市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杨建锋说,日常门诊中,他经常会遇到因为吃辣导致胃黏膜损伤、胃溃疡的患者。前不久,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晚上到路边摊吃夜宵,点了一道非常辣的泡椒。当天夜里胃就痛得厉害,快天亮时实在忍不住,到医院看了急诊。胃镜检查发现,胃里有多发的糜烂性出血。
杭州市三医院肛肠中心主任杨关根说,很多肛肠类的疾病都和吃辣有关,例如便秘、肛周出血、痔疮等。因为辣椒是热性的,会导致大便干燥,从而引起或加重便秘,经常吃辣也会引起肛周血管扩张,导致痔疮高发、肛周出血。最近他的门诊量比天热前多了20%至30%。患者当中,70%以上是便秘、痔疮患者,而且以年轻人居多。有个20多岁的小伙子,很喜欢吃香辣小龙虾,一个星期要吃四五次。一个多月下来,痔疮脱出肛门外,痛到忍不住。 杭州市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何富乐,曾就癌症病人吃辣的问题,写文章发表在《家庭医生》杂志上。起因是一位60多岁的肺癌患者,因为吃辣差点性命不保。 这位患者嗜辣,得了肺癌后在医生建议下,两年没碰辣食。后来见病情已经得到控制,馋得实在忍不住,一次在吃晚饭时,偷偷舀了一勺辣椒粉拌在饭里。谁知第二天就出现了轻微的咳嗽、咳痰。又过了三四天,竟然出现咯血的情况。 何富乐医生说,对健康人来说,适当吃点辣椒是有好处的,甚至有研究说有防癌的作用,但对于已经发病的肿瘤患者,尤其是肺癌患者,肺功能本身就不好,辛辣食物更应禁忌。 我国嗜辣的城市 人均预期寿命却普遍不如杭州 而从实际来看,吃辣与寿命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并不密切。 网络上曾流传“中国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湖南以最能吃辣排在第一位,贵州第二,四川和重庆并列第三。民间也有“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的说法。 但从这些地区的人均寿命来讲,却普遍不如“吃辣不行”的江浙沪等沿海发达地区。 长沙市2014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6.91岁;据《2014年重庆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2014年重庆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达77.6岁;贵阳2014年数据没查到,但2010年贵阳人均预期寿命为74.86岁,比10年前2000年时的71.3岁增长3.56岁;成都2010年的预期寿命为77.10岁。 而杭州,2014年的人均预期寿命为81.56岁、上海82.29岁、南京82.17岁。 |
原标题: 研究发现一周吃一两次辣死亡率更低?专家说真相 |
作者: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张颖颖 徐尤佳 王婷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