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选择:只选对的 不选“贵”的 |
http://www.tlnews.com.cn/2015年06月15日 08:36:44 杭州网 |
2 高考志愿填报 需要明确的三个规则 1、投档分数线≠实际录取线 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院校最低投档分数线并不一定是实际录取的最低分数线。高考最低投档分数线与最后的实际录取最低分数线往往会有一定的差距,有时候这个差距还不小。即使省内院校已经实行1:1投档,由于高考录取是包括院校和专业两个环节的,各专业的实际录取分数线的差距相当大。 2、名次才是决定性因素 每年的考试成绩(分数)会有变化,投档线也会相应的升降。但是永远不变的是名次,第1名就是第1名,700分考到第1名与600分考到第1名是一样的。譬如,浙江大学(不含提前录取专业)近几年一般是文科前800名之内,理科前3000名之内报考比较合理。 3、专业录取平均分才是基本参考 高考录取包括进院校和进专业两个过程。院校之间的投档线差距比较容易被关注,而院校内专业之间的差距容易被忽略。一般院校往往设置数十个专业,不同专业之间的投档分数差距相当明显。即使以大类招生的院校,大类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如2013年的浙江工业大学理科专业平均分最高达到676.2分,最低则是642.4分,相差近30分。 所以,我们需要按照这个专业录取平均分所对应的名次来确认自己目前的成绩(名次)是否够格,在招生计划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达到专业录取平均分(名次)才有进入志愿专业的较大可能性。 3 高考志愿填报的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转换名次号。即以名次号为依据,将自己今年的高考名次和成绩,换算成去年相对应的高考名次和成绩。 第二步:确定城市、院校和专业三者的选择顺序。高考志愿填报主要是包括城市、学校、专业三个选择的交集。我们要做的是找到三者的平衡点,不同的优先选择,就有不同的选择角度。我们需要找到近1-3年你选择范围内与自己的高考成绩名次接近的、又在自己能够接受的地域(城市)范围的,又有自己喜欢的专业的院校,找个10所左右,作为你的目标院校仔细研究选择。现在的网络给我们足够的方便,在查阅诸多资料(信息)后确认其中的5-6所。虽然很多院校已经实行进校以后可以重新选择专业的制度,但条件比较高,成功率并不高。如果专业无所谓,可以冲一下比较好的学校,如果专业有明确要求的,则需要按照招生院校的专业录取平均分(名次)进行选择。 第三步:把最喜欢的志愿放在最前面。平行志愿的好处是平行,ABCDE是同等位置,但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是有先后顺序,所以,我们需要把最喜欢的放在最前面。也就是你认为性价比最高的志愿填在A位置。当然,需要考虑到投档比例带来的风险,需要有八成把握更比较合适,避免退档。 最后,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表以后,一定要记得打印出一份来,仔细核对各类信息,并按规定时间上交确认,一旦上交将不得改动。 |
原标题: 高考志愿选择:只选对的 不选“贵”的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