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边小水沟 偶遇呆萌娃娃鱼 |
http://www.tlnews.com.cn/2015年06月10日 09:31:00 杭州网 |
偶遇娃娃鱼事件频发 浙江年养殖突破200万尾 翻翻旧闻,这些年,人类偶遇娃娃鱼的情况还是蛮多的,比如2013年,余杭径山寺附近,有香客就发现过一尾;2004年,西湖水域打捞垃圾时,也发现过一尾;上世纪90年代,杭州渔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九溪一带也发现过。 省自然博物馆两爬类专家陈苍松的观点是,钱塘江一带水域,并不存在野生娃娃鱼,大家发现的应该都是人工养殖的。那么,问题来了,养殖娃娃鱼,为何会频繁出现在野外呢? 钱报记者联系上我省娃娃鱼的主管部门——省海洋与渔业局,渔政渔监处副处长施杭城说:“现在养殖娃娃鱼的企业有很多,杭州余杭、富阳、淳安等地有七八家娃娃鱼养殖场,市民偶遇的娃娃鱼,有可能是饲养逃逸的;也可能是运输过程中丢失的;还有可能是有人买来放生的。” 今年,浙江娃娃鱼养殖量已经突破200万尾,全省养殖企业50多家,全国最大的养殖企业在义乌,年产量100多万尾,占了浙江70%的市场份额;就在三年前,全省养殖数据才只有70多万尾,养殖企业大约是30家;2006年的时候,全省养殖娃娃鱼更少,不过才几千条。 解决了少孕少育问题 人工养殖娃娃鱼降到200元/斤 野生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浙江,它只在西南山区的庆元、景宁、泰顺、文成等地有过踪迹,数量稀少到无法估量,如果你撞大运碰到了,也千万别去打扰它们,因为捕捉、运输、贩卖野生娃娃鱼是违法的。 野生的稀少,跟娃娃鱼自然的繁殖规律,有很大关系。“一尾娃娃鱼要长6-7年,才能生儿育女。每年3月,成年雌性娃娃鱼到了受孕季节,可成年雄性却要再等上2个月,才能完成交尾繁殖的使命。在繁衍下一代的工作上,野生的雌鱼和雄鱼,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这就是娃娃鱼成为‘稀有贵族’的主要原因。”施杭城说。 不过,娃娃鱼家族“人丁兴旺”的时代,在上世纪80年代被人工开启了。当时,中国水科院长江研究所运用给鱼体人工注射生育激素的方式,破解了娃娃鱼少孕少育的难题,并通过20年的反复试验和推广,实现了这项技术的成功投产。 虽然,人工繁殖娃娃鱼的初衷,是为了保护物种,并不是让人类食用它,但施杭城还是补充说明了:“人工养殖的娃娃鱼,并不存在激素等食品安全问题的。” 突破技术难关带来的好处是,娃娃鱼产量有了质的飞跃,市场价格从几年前的800-1000元/斤,降到了现在的200元/斤。 通过人工养殖 浙江每年放生一两千尾娃娃鱼 娃娃鱼是卵生的,一年一条雌鱼只产600-800枚卵,除去发育不良、未受精等,只有30-40%的卵,能够成功孵化。为了保护这个珍稀物种,浙江每年通过人工繁殖的方式,在丽水、温州放生1000-2000尾娃娃鱼,回归自然,这项很有意义的行动,已经坚持了6年。 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53个涉及到大鲵保护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62.51万公顷。 近几年,通过人工增殖放流,中国累计向天然水域放流大鲵6万余尾,天然野生大鲵存量达10万余尾。 6月3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举行了大鲵标识管理新闻通气会,规定自今年6月1日起,国家实行养殖大鲵及其产品的标识化管理,今后,市场上各种渠道出售的人工驯养娃娃鱼,将拥有国家颁发的一次性唯一身份识别标码,标识作用在于区别野生和人工驯养,并可查询和追溯养殖娃娃鱼及其产品相关信息来源。 (感谢江先生提供线索)
|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施雯 |
原标题: 西湖边小水沟 偶遇呆萌娃娃鱼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