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海关破获特大成品油走私案 |
http://www.tlnews.com.cn/2015年01月24日 09:15:11 杭州网 |
四地联动,26小时连续奋战,23名犯罪嫌疑人落网……日前,杭州海关集中108名缉私人员,在公安部门配合下,在福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同时展开收网行动,一举打掉4个海上成品油走私团伙,现场查扣走私船6艘,缴获涉嫌走私进口成品油300吨。 初步查证,这是杭州海关近年来查获的最大一起成品油走私案,两年来的涉案成品油数额高达3.5万吨,案值约2.7亿元。 台州三门湾的私人小码头上 总是有人深更半夜往油库打油 时钟拨回到2013年12月,杭州海关下属台州海关缉私分局接到举报称,台州三门湾多个私人小码头,经常有油罐车进进出出,行迹非常可疑。为避免“打草惊蛇”,台州海关缉私分局先期对当地情况进行了排摸。 三门湾一带海岸线曲折,有大小码头数百个,排查难度可想而知。通过长期的连续跟踪、蹲点,海关缉私人员逐渐锁定了凤凰山码头、螺丝山码头等5个可疑的私人码头及其私人油库。 “凤凰山码头连着油库,我们多次蹲点观察发现,这个码头经常后半夜灯火通明,有船靠泊后开始作业。”参加排查缉私队员介绍:“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是在把船上的成品油打到油库里面。” 随着调查的深入,线索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出来,到去年底,海关缉私人员掌握的情况表明:2013年以来,以三门籍的项某等为首的4个团伙,利用三门湾的岸线曲折位置隐蔽的地理条件,持续不断地进行成品油走私活动,谋取非法利益,数量巨大。 接到台州海关缉私分局报告后,杭州海关缉私局专案组,统筹调配缉私力量,统一开展案件侦办,等待时机成熟统一指挥收网。 浙闽两省五地同时收网 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 今年1月8日,专案组收到一条情报:当晚该团伙将有一艘走私船在三门湾一带偷卸走私油入境。 在杭州海关总指挥部统一指挥下,108名缉私人员组成22个行动小组,分赴福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对走私分子交易地点、码头、油库、住所等地进行周密布控,随时准备展开收网。 当晚11时许,一条船舶出现在了三门湾一个鱼庄附近。船只一靠岸,船员便开始将船上的货物往油罐车卸驳。 等候多时一批缉私人员果断出击,上前截停。慌乱中,正在作业的人员一把拔掉输油管,企图驾驶还在排油船只逃离。 “如果没法控制住船,整个行动将前功尽弃!”眼见船只即将离岸,担任行动组组长的舟山海关缉私分局副局长胡海江,带着两名缉私人员率先跨上船只。而等其他队员试图增援时,船只已经挣脱缆绳,离开了码头。 “一上船就遇上退潮,船体倾斜得厉害,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胡海江仍心有余悸。整整一个晚上,胡海江和另外两名缉私队员与船上人员斗智斗勇,尽力周旋。直到第二天下午1点,利用涨潮的有利条件,行动小组才将船只和5名嫌疑人押回了海关码头。 与此同时,福州、温州、宁波、台州等地的行动小组也成功收网。截至1月9日晚上10时,经过26个小时昼夜奋战,“0108”三门湾走私成品油系列案件成功收网,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主要嫌疑人悉数落网。 微信联络“业务”,1元纸币做接头暗号 每走私一船油净利润20万元 这些走私团伙是如何将成品油走私到国内的?又是从什么渠道拿到成品油的? 据海关初步查实,近两年以项某为首的4个成品油走私团伙,将6艘200-600吨不等的油船,伪装成渔船,累计从公海上购买成品油约3.5万吨,在三门湾一带偷卸上岸后,销售到浙江、安徽、江西等地一些中小加油站。 台州海关缉私分局局长张刚告诉记者,国内的团伙每次想要“拿货’,就通过微信跟中间人福建籍人士何某“打招呼”。接头的“暗号”是1张1元面额的纸币。 团伙头目将这张纸币的照片或序列号后四位发给何某,何某再用微信发给境外卖家,以确认“订货”。走私团伙的小型油船抵达公海指定地点后,将这张1元纸币抛给境外卖家。卖家核对无误,并确认买家已把钱打到指定账户后,即将成品油过驳给走私油船。而中间人何某从中抽取每吨30元左右的介绍费。 据了解,近年来,国内外成品油油价差额一直在1000元每吨上下,今年国际油价的一路下跌,最大价差接近2000元每吨。据涉案人员交代,每走私一船成品油,利润达到20万元左右。 杭州海关副关长、缉私局局长张冀平介绍:“成品油走私不仅扰乱国内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来历不明、规格型号不清,几经转手的成品油很难保证质量。流入国内市场,将对用油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 目前,该走私系列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
原标题: 杭州海关破获特大成品油走私案 |
作者:通讯员 孔雅杰 周宇 朱菁 记者 汪琦 网络编辑:华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