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花开漫春江
http://www.tlnews.com.cn/  2018年07月07日 08:49:50 星期六  

彰坞狮毛龙舞


  “唯元宵之夕,尤为辉煌,歌声达旦,上下四隅,或作龙灯,长数十丈,彼此互迎以为胜……”康熙《桐庐县志》“风俗篇”如此记载。江南镇彰坞村属半山区盛产毛竹,篾匠名声,清及民国,精制盘担,堂盘、拜年篮、书箱等名闻遐迩,故村篾匠师又精于制作扎龙灯,在春节期间舞龙灯。


  彰坞狮毛龙舞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承下来的。从唐朝一直延续到1934年,当时江南一带旱涝缺水,乡民为祈求风调雨顺,彰坞老艺人徐阿根(1960年故)发动本村能工巧匠,制作龙灯。徐阿根自幼拜师学艺,聪明好学,由他设计制作的狮毛龙,阵式由宽到紧,再由紧到宽,龙头由外到里,直升天空。4只龙爪活似4条小龙,活龙活现。徐雪标、贺阿春、徐敦荣、徐传来、徐升荣等是现有的传承代表。


  由青紫色彩纸剪制成狮子毛状覆盖龙身,是彰坞狮毛龙的一大特色,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其造型独特,它集鹿角、麒麟爪、牛鼻、狮面和鱼鳞于一身,龙头、龙爪用五彩杨梅球着力点装,龙身镶上背青肚白的彩纸剪贴而成的龙鳞,龙尾背上缀有一只珠凤,寓意善龙。它造型典雅别致,色彩艳而不俗,在民间美术中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狮毛龙用竹篾扎成骨架,龙头高达2~3米,用两年生竹篾扎制头架造型,用桃花纸糊面,绘画点缀,剪贴金黄色龙鳞,龙须为白色,龙口能随拉线开合,口中龙舌耀眼。龙身的制作,先用竹篾扎制成直径50公分细竹篾圈(每节49节竹圈)用纤绳相连结,龙身每间隔2米中设有一木质圆圈,厚3公分,直径50公分,下接1米长手柄,圈内设有亮灯设置,支头与龙身用一丈五尺布相连,便于龙头灵活舞动。龙尾、龙爪用五彩杨梅球点缀,龙尾缀有一只珠凤。将纸剪贴成龙鳞,一条色彩艳丽的狮毛龙制作而成。


  狮毛龙具有板龙的威武壮观,又有布龙的灵动秀美。表演时,4条龙爪在空中舞动,伸缩自如,宛如4条小龙。盘龙时,将龙头用套管节节高居,龙身逐层低下,形如一只大花坛,颇有“青龙盘玉柱”之气势,在当地有“天下第一龙”之美誉。


  “彰坞狮毛龙舞”被列入第一批杭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和第五批浙江省非遗代表性项目。

作者:通讯员 沈红霞 苏 文 记者 黄蓉萍/文 记者 黄 强 通讯员 胡 军/摄 编辑:俞俊
 
 
 
 
 
 

桐庐县学圣路730号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制作:殷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