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工坊”模式激活传统工艺共富新动能 |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11月05日 10:15:44 |
| 在乡土中生根 在共富中开花 “非遗工坊”模式激活传统工艺共富新动能 近日,全省文化广电旅游系统2024年度创新创优典型案例发布,我县《以工坊激活传统工艺 融合驱动共富发展》入选“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领域典型案例。 在桐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技艺,而是驱动发展的澎湃力量。通过系统构建非遗工坊发展生态,我县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文化传承与共同富裕相促进的新路径。2024年,全县非遗工坊实现销售额5.17亿元,带动就业1.88万人。 政策引领为非遗工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出台专项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我县为非遗传承与发展构建了完善的制度保障,创新建立了全省首个县域非遗工坊联盟,并联合富阳、建德三地工坊成立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联盟,形成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走进桐庐的乡村,非遗工坊的多元发展模式正书写着不同的精彩故事。依托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新合索面制作技艺,新合乡设立新合索面非遗工坊,一根根细长的索面串联起村民的致富梦想。通过“村集体+强村公司+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新合索面实现了从农家手艺到品牌产业的华丽转身。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团体标准制定,让这份传统味道走进了全国数百家门店,2024年全乡索面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制作户年平均增收3.6万元。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莪山畲族乡红曲酒、合村绣花鞋、钟山石雕等工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格局正在形成。 如果说村镇工坊展现了非遗的乡土根基,那么龙头工坊则探索着融合发展的新可能。“桐君中药”传统工艺工作站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桐君传统中药文化”,由桐庐中医药行业领军企业桐君堂药业有限公司、桐君谷生物医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与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联合创建,通过打造创新平台,构建起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此外,该工作站发挥带动作用,与新合索面工坊联合研发红曲索面,与芦茨红茶工坊创新推出红曲红茶,与钟山豆腐干工坊开发黄精系列养生食品。这种以大带小、强强联合的模式,让传统工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生。 深澳灯彩则展现了非遗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屠飞东的带领下,这项传统技艺突破了节庆展品的局限,拓展出高端展品、影视道具、艺术收藏品等多元产品体系。从杭州亚运会到央视春晚,深澳灯彩多次获央视报道,通过举办展览、开发体验包、开展研学项目,让灯彩艺术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各具特色的工坊通过工坊联盟形成了紧密的联动网络。村镇共建型工坊提供特色产品与乡村空间,龙头引领型工坊提供技术标准与市场渠道,跨界融合型工坊提供创意设计与业态创新,三者相互赋能,构建起了“特色产品—产业标准—创意增值”的完整价值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非遗工坊”建设模式,进一步推动传统工艺与乡村旅游、数字创意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拓展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与发展空间,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 原标题: “非遗工坊”模式激活传统工艺共富新动能 |
| 作者:记者 王珊婷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