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机成“标配”?医生提醒:当心听力悄悄缩水 |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10月24日 09:26:40 |
| 通勤戴、工作戴、睡前戴,耳机早已成了很多人的“随身标配”,但天天长时间戴耳机,却可能给耳朵甚至身体埋下健康隐患。近日,35岁的邱女士因为耳朵听声“闷闷的”,偶尔还会出现耳鸣,到耳鼻咽喉科就诊,被检测出高频听力有所下降,罪魁祸首就是她每天戴耳机入睡的习惯。 “部分年轻人因耳机使用不当引发的问题确实在增加。”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桐庐医院耳鼻喉科执行主任管明表示,这一趋势可能与工作压力大、佩戴耳机频率增加有关。“过去听力问题多见于中老年人,现在年轻人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管明医生解释,长时间、高音量地使用耳机,会对内耳结构造成双重打击。“一方面,它会直接损伤内耳的毛细胞;另一方面,会造成内耳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毛细胞凋亡,听觉神经因缺血缺氧而受损。”这种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最终引发听力下降。 其实,很多患者并非直接因“听不清”而来就诊。“一部分人是出现了耳鸣,耳朵里有电流声、蝉鸣声;另一部分人则是感到耳朵有闷塞感,像被水或一层膜堵住了,非常不适。”管明医生补充,由耳机引发眩晕的情况较为少见,主要症状仍集中在耳鸣、听力下降和耳闷感。 为有效保护听力,管明医生建议,在耳机类型的选择上应有所考量。声音外放是对耳朵的影响最小的,是首选;其次是佩戴于耳后或前方的骨传导耳机;头戴式耳机也是相对较好的选择;而入耳式耳机由于对听力的损伤最为明显,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 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国际通用的“60-60”安全原则:即聆听音量不宜超过设备最大音量的60%,且最好控制在60分贝以下;单次连续使用时间不应超过60分钟,每日累计佩戴时间最好控制在3小时以内。管明医生特别强调,应避免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因为背景噪声会让人不自觉地调高音量,在无形中对听力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音量要控制,时长要节制。正确佩戴耳机,才能享受耳机带来的便利,也能守住听力健康。 |
| 原标题: 耳机成“标配”?医生提醒:当心听力悄悄缩水 |
| 作者:记者 王珊婷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