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二次创业成致富新源泉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10月29日 08:40:07 星期三 |
着力破解“空心村”难题 金牛村成了小有名气的民宿村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城乡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农村大量房屋资源被闲置,另一方又有许多急需建房的农户无地可建,致使农村违法建筑屡禁不止。据调查,我县97474户农户中有闲置住宅、废弃住宅就有10532户,占总户数的10.8%。我县通过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加大了农村违章建筑的拆除力度,对整理出来的建设用地,按照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建则建的原则,做到地尽其用,清理整治出来的1000余亩土地,其中300亩安排用于农民建房,解决了900多户村民无地建房的难题。对部分房屋质量较好符合村庄规划的旧宅,通过调剂给无房户、住房困难户,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建房难题;加上配套建设村庄道路、停车场、公园、绿化、休闲文化广场等公建服务设施,提升了村庄品位。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中,不少地方往往采取整村搬迁的模式,不但改造的代价比较大,也使得大量具有乡土特色的古村落永久消失,造成农村村落文化的断层。其实,一些有独特乡土特色的农村闲置房屋,只要适当加以整修,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对城里人很有吸引力,可以让城里人“记住乡愁”。在清理农户“一户多宅”时,我县对老宅并不是一拆了之,而是区别对待,对一些房屋所处位置较好或房屋有特色,房屋结构、质量较好且符合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的房屋予以保留。对一些夹杂在古建筑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中,建筑风格怪异、影响村落风貌现代建筑,在处理好相关产权关系后,予以拆除,以确保村落的整体风貌。在强调单体建筑保护的同时,更注重对特色村落环境的保护,最大限度保护乡村的历史文脉和自然景观,突出土味、农味和野味,保持鲜明的乡村特色。 保护是为了利用,利用可为保护提供财力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围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将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保护共进,优秀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文化保护兼顾,进行科学的商业利用,适度发展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业,努力实现“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的良性循环。深入发掘特色村落的山水禀赋、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充分利用好这一发展民宿和乡村旅游的很好的载体,围绕“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把农村打造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地域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民宿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使“空心村”二次创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源泉。 无论是城南街道的金牛村、江南镇的环溪村,还是富春江镇的茆坪村等,都是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传统文化、特色建筑等,通过对闲置房屋资源的盘活利用,发展富有当地乡村文化特色的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实现了“空心村”的二次创业。 |
原标题: “空心村”二次创业成致富新源泉 |
作者:通讯员 施宇昕 记者 叶 凌/文 记者 黄 强/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