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500强榜单中的浙企:实力动力与潜力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8月29日 10:30:51 浙江日报 |
8月28日,“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2025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三张榜单火热出炉。浙江上榜企业数量分别为107家、109家和20家,均居全国首位。其中,“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数量更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 看似司空见惯,实则稳中有进;看似胜券在握,实则惊喜不断。500强榜单展现了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浙江民营经济的实力、动力和潜力。 实力:稳 与去年相比,浙江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总数均净增1家,“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与去年持平。 上榜企业长期保持稳定,企业数量、经济指标及区域行业分布均呈温和增长,这种稳健态势正是浙江民企深厚实力的体现。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指出,在稳经济大盘的关键时期,榜单上的“常青树”企业切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核心作用。 “这是荣誉,更是责任。”海亮集团董事长王黎红亲历了榜单揭晓时刻。海亮集团连续22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今年排名上升了2位,至第23位。这些年,海亮集团创新、出海进展飞速:突破溅射靶材用高纯无氧铜材制备核心技术,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替代;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投资建设摩洛哥新材料科技工业园。王黎红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全球产能布局,保持稳健发展的态势,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 榜单上,历久弥新的“常青树”不少:连续27年登榜的中南集团、连续22年的西子联合、连续16年的富邦集团…… 随着不少企业进入代际传承的周期,二代平稳接棒亦是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凌杰为例,从父辈手中接棒后,他直面外部环境挑战与企业转型压力并存的双重考验。通过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前瞻布局未来赛道、以新质生产力开拓创新产业蓝海,宋凌杰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如今,富邦控股集团旗下双鹿电池建成国家级5G全连接工厂,稳居“中国碱性电池生产规模首位”;其投资的上海启芯领航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多个芯片设计项目中崭露头角,已成为行业新标杆。 观察可见,这些企业拥有一个鲜明共性:均根植于制造业。榜单数据有所印证:107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浙企中制造业企业达66.36%。“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上榜浙企覆盖27个大类行业。 制造业之所以能持续撑起浙江民营经济的基本盘,关键在其内部蕴含着深刻变革。杨轶清认为,当前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已非传统工厂概念,正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一个有力的佐证是,不久前公布的2025年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浙江有3位来自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董事长,彰显企业顶尖的技术实力。 电力新能源领军企业正泰集团以1780亿元营收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40位,较去年上升14位。近年来,正泰持续发力打造新质生产力。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在着力构建绿色能源、智能电气产业生态群的同时,也在积极加码布局石墨烯新材料、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接下来将深化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动力:强 能一脚迈进高达270.23亿元营收门槛的500强企业,多为行业“链主”与地方标杆,其领军势头对提振行业信心、引领区域发展意义重大。 榜单中日益凸显的龙头效应,正是浙江民营经济强劲动力的写照。今年,吉利、正泰、青山控股、天能等不少头部浙企排名显著提升。其中,吉利控股从第10位跃升至第8位。其近年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规模效应凸显,在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领域爆发式增长。去年全球销量达333.7万辆,较上年增长约22%,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今年上榜浙企中,营收千亿级以上的企业达24家,较去年增加3家,分别是菜鸟(1208.49亿元)、卫星控股(1128.66亿元)和华友控股(1017.34亿元)。 这折射出一个长期趋势:浙江民企正从“蚂蚁军团”向“千亿军团”升级,成为区域发展新动能。 菜鸟已是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企业,跨境包裹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商家及品牌超10万个。菜鸟高级副总裁、跨境物流总经理熊伟表示,菜鸟目前明确将“全球化和市场化”作为核心战略,今年菜鸟全球化业务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已超五成。 卫星控股主营高端化学新材料,聚焦高吸水性树脂(SAP)、新能源材料等核心赛道,是中国化学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面对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卫星控股负责人表示“这是长期战略定力与产业深耕的阶段性回报,更是继续奔跑的新起点”。眼下,他们正全力推进“未来研发中心”建设,加快向原始创新引领迈进,聚焦核心材料攻关。 新能源材料龙头华友钴业在去年创下历史最佳业绩,据悉其在海外资源、国际制造、全球市场的产业布局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在印尼的镍矿资源储备进一步增厚,还与全球动力电池头部企业LG新能源、三星SDI、松下等达成深度合作,进一步巩固在主流市场的行业地位。 无独有偶,地域分布也显示出头部效应。杭州、宁波、绍兴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城市前三,萧山区以12家领跑全省区县。杨轶清指出,这体现浙江民企“总部效应”增强——以萧山为例,集聚荣盛、传化、恒逸、万向等20余家500强总部,其生产网络与经营平台广泛辐射全球,强化了浙江民营经济高地地位。 “深层动力还是源自历久弥新的浙商精神和浙江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杨轶清指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成为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动力的双重奏。 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他们正扎实推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系列培育培优行动,通过整合政策、服务等多方资源,打出精准组合拳,旨在持续壮大我省民营企业中坚力量和后备梯队,夯实民企500强基础,不断擦亮浙江民营经济“金名片”。 潜力:大 浙江民企上榜数量稳居榜首的背后,是其金字塔式的企业生态: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构成“底盘”——截至2024年底,全省民营企业在册总量达350.53万户,占企业主体总量的92.06%;2125家上规模民营企业形成“腰部”;傲立“塔尖”的,则是百余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 浙江民营经济的潜力,正源于这一生态的活力——推动更多“底盘”企业攀升至“腰部”,助力更多“腰部”企业跻身“塔尖”。今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总榜净增1家,背后有着9家企业的更替,零跑、青云、敖晖、力勤、万向三农等5家企业新增上榜,4家落榜。 新晋面孔,各展所长。 零跑擅长“全域自研”,凭借这项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零跑不断冲刺业绩新高:上半年累计交付超22万台,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7月份单月交付更是突破5万台;1月至7月累计出口销量近2.5万台。面对未来,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展现出工程师的谨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真正进入决赛阶段。未来三年将决定市场格局,销量对每个车企都至关重要。”他表示,零跑下半年将聚焦在产能能力、技术能力建设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布局,并以此来推动全年“50万+”销量目标的实现。 青云控股懂得多元发展,成立于1999年,从传统纺织起步,逐步拓展至特种化纤、化工新材料、金属板材等多元领域。截至2024年,氨纶年产能达4万吨,已是国内氨纶材料主要产销企业之一。面对这一成绩,青云负责人的态度是“未来仍有进步空间”。当前他们正致力于打造“智造+商贸+金融”一体化综合型总部,下一步还计划将对境外生产基地的设立进行可行性研究与国际市场布局的审慎评估,以迈出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步伐。 国内有色金属领域新秀、镍全产业链服务商力勤资源多年来一直践行“地瓜经济”理念。力勤资源董事长蔡建勇认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企业长期扎根浙江、发力海外的战略。目前他们在印尼OBI产业园已累计投资数十亿美元,位列浙江推进“一带一路”十年建设成果清单园区类首位。未来还将继续以“国际化、专业化、资源多元化”为方向在产业链上下游持续深耕。 未来,浙江头部民企应在哪些关键领域挖掘潜力?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郭斌指出三个方向:创新驱动,开辟增量蓝海,实现发展模式根本跃迁;全球竞争,重塑“中国制造”优势,在发达市场赢得品牌溢价;数智赋能,把握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机遇,深度融入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 另一股潜力源于产业结构之变。浙江连续两年位居“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首,折射出现代服务业强劲发展势头。上半年,浙江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5%、12.2%和10.8%。 “浙江在创新、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奠定了基础。”郭斌认为。 |
原标题: 民企500强榜单中的浙企:实力动力与潜力 |
作者:记者 朱承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