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桐庐,见证一场发展与美丽的“双向奔赴”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8月29日 10:08:17 |
在桐庐,生态与发展从来不是单选题,二十年光阴里,桐庐始终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产业的“强引擎”与生态的“美底色”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产业兴县的特色之路。 打出产城融合活力牌 通达未来城,“三通一达”二总部大楼巍然矗立,玻璃幕墙折射出桐庐产业发展的蓬勃朝气;快递集运中心,智能分拣设备以每分钟300件的速度高效运转,AGV机器人穿梭装卸;大街小巷间,无人物流车沿预设路线精准配送,尽显新质生产力生机。 在产城融合的浪潮中,12平方公里的通达未来城不仅涌动着产业活力,更浸润着生态诗意——葱郁绿意与澄澈水景交织,让“生产”与“生态”在此温柔相拥。 “三通一达”二总部大楼与错落分布的住宅小区相映成趣,更有桐庐银泰城、华师大双语幼儿园、叶浅予建兰学校、杭州市一医院桐庐医院环绕其间,从职场到生活,从日常消费到教育医疗,无缝衔接,共同织就一张宜居宜业的“15分钟品质生活圈”。 近年来,桐庐以“141X”产业体系为骨架,抢抓“融杭接廊18分钟”战略机遇,积极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开发区与高新区“双轮驱动”发展格局,重塑区域经济格局。 上半年,桐庐快递物流产业链实现营收272.75亿元,同比增长14.7%;五大总部楼宇入驻企业营收超110亿元。视觉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四大产业链实现产值190.9亿元,占全县比重63.9%,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也为城市带来了人气与活力。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经济增长理念和增长方式也在发生变革。2023年,桐庐迎来首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环球新材国际亚太总部与研发生产基地的落户。该项目不仅将优化桐庐产业结构,更将吸引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先进产业集聚,为桐庐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文旅项目的入驻,则生动阐释了这一理念的桐庐实践路径。位于瑶琳镇的开元森泊旅游度假区串联杭州马术中心、瑶琳仙境等生态文旅资源,让自然山水风光与现代旅游产业相辅相成,预计建成后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带动周边增收2.5亿元。 无独有偶。位于江南镇的浙江华策影视高级技工学校即将迎来首批新生,计划未来五年实现万人在校生规模,更将联动周边山水资源发展影视拍摄、文旅体验产业,真正实现“引进一个项目、激活一片区域、带动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 通过“平台提升筑根基、产业升级提质量、招大引强增动能”的组合拳,桐庐实现了产业规模与发展效益的双增长,更让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绿色产业的壮大为生态治理提供了资金支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又成为吸引优质项目、高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持续为“两山”转化注入不竭动力。 筑就健康产业新高地 桐庐深谙“生态是健康的底色,健康是富民的密码”,将乡村美景、民俗文化与健康养生深度绑定,让“绿水青山”成为守护健康、带动增收的“富民资源”。这一切的核心载体,便是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桐庐健康小镇。 杭千高速入城口的“一眼惊艳”,是桐庐递给外界的第一张生态名片:满目青翠的林木沿道路延伸,不远处的桐庐健康小镇便静卧在这片山水之间。桐庐通过打造融合山水景观与乡土风光的特色纽带,串联小镇内的企业、景点与村庄,深入挖掘村落文化内涵,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宜游指数,为健康产业发展营造了优质环境。 在健康产业的“硬核”竞技场上,桐庐坚持“不以规模拼大小,而以品质论高低”,坚守匠心、深耕细作,将产业发展的核心聚焦于技术创新、质量提升与品牌塑造,走出一条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认可度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桐君谷的中药品生产车间内,六神曲产品线正有序运转着,从原料粉碎、配比混合,再到控温发酵、智能干燥,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公司拥有食品和药品双生产线,可阶段性分批生产七八个核心产品。”生产负责人申屠鸿飞介绍,依托产销一体化运营模式,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 本土企业康基医疗已携手唯精医疗,依托各自领域优势,共同打造国产微创手术机器人,并在桐庐实现产业化。首批投放市场的四臂多孔腹腔镜机器人即将在实验室完成最终调试并量产。这种“研发+量产+耗材配套”的模式,不仅让桐庐成为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的重要节点,更推动本地生命健康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如今的桐庐,已形成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健康产业集群:7家药品生产企业涵盖中药、化药、生物药等领域,9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攻内窥镜、手术器械等微创医疗器械产品,2600余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构建起完善的销售网络。 桐庐用二十年时光印证:绿水青山的坚定守护,铸就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绿色转型的持续探索,解锁了生态与共富的桐庐密码。 |
原标题: 来桐庐,见证一场发展与美丽的“双向奔赴” |
作者:记者 徐文静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