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好人”2025半年度榜单发布 榜样榜样,看榜作样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7月25日 10:06:26 浙江日报 |
7月24日,“浙江好人”2025半年度榜单在武义县王宅镇马府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发布。这也是“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推荐评选活动以来,首次走进农村举办集中发布活动,让更多人感受身边好人的力量。 自2014年开始,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单位在全省开展“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推荐评选活动,并定期发布榜单,向身边好人们致敬。 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和综合评议,今年上半年,共有81人上榜。最新上榜的好人都是谁,又有哪些故事? 从上榜好人的年纪来看,覆盖各年龄段,年龄横跨半个多世纪。81人中年龄最大的,是来自瑞安市湖岭镇97岁的退休干部娄美新。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让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居民也能及时了解天下事,退休赋闲的娄美新在自家门口办起了“新闻黑板报”。娄美新每天将国内外发生的大小事、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新闻归类摘录在黑板上,还和村民讲解,一坚持就是35年。如今了解新闻渠道多了,但他的“黑板报”依旧人气十足,被称作村里的“新闻发布中心”。 81名“浙江好人”中,80、90和00后占比近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展现出担当与作为。年纪最小的孟子祥出生于2004年,生前是慈溪市横河镇达红模具加工中心员工。2023年4月30日,孟子祥和朋友在下班吃饭时听闻有人跳河,立马放下手中碗筷赶到现场。孟子祥毫不犹豫跳河施救,最终轻生人员获救,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牺牲,年仅19岁。 上榜好人来自各行各业,涵盖医护人员、公交司机、爱心企业家、乡村创业人等。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新就业群体中涌现出越来越多好人。新上榜好人中,仅外卖骑手就有5名。 “饿了么”优选骑手队长黄晓琴就是其中代表。2020年,她顶着父亲重病、身负债务的压力开始跑外卖。善于学习研究的她,不断提高配送效率,跑单第2个月就成了配送区的“榜单一姐”,最高纪录一天送127单。她还乐于分享,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3年培养了1200余名新骑手。 作为好人代表,她一走上榜单发布的舞台,就收获了现场热烈掌声。“第一次送外卖方向感不好超时,顾客没有责怪我;还有一次身体不舒服,送餐时客人往我手里塞了两包饼干……”她说,正是因为这些温暖,让她从受助者变为了助人者。黄晓琴呼吁,不管在任何行业、任何岗位,都要互帮互助、共建共创,让脚下的城市更加温暖、美好。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多年来“浙江好人”评选的基本类别。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的浙江代表来到现场为“浙江好人”颁奖,寓意着精神的传承。而在传承美德基础上,“浙江好人”也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 半年度上榜“浙江好人”中,就有一张大家熟悉的面孔——温州籍奥运冠军郑思维。2024年巴黎奥运会赛场上,他和黄雅琼组成的羽毛球混双搭档“雅思组合”,以一局未失的全胜战绩赢得了羽毛球混双金牌。 傲人成绩离不开日复一日的敬业付出。2003年,6岁的郑思维第一次走进球馆,一眼就迷上了羽毛球。进入体校训练时,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16岁进入国家队,但个子不高、力量也不算强,为了弥补不足,他对自己要求更严格,训练量常常超出常规。就是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让他最终站上世界赛场,成功为国争光。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赛场’。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每一个正在努力的你:人生不会辜负每一个拼尽全力的人。”拼搏的人生值得崇尚,郑思维的这句话,彰显了“浙江好人”的价值所在。 湖州窑里青年乡创团队带头人黄彬彬,则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2023年,她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就“扎”进窑里村,组建起一支充满活力的“90后乡创团队”。 黄彬彬和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累计收储改造农房183间,盘活闲置资源超12000平方米,村子里的废旧猪圈变身咖啡馆、老宅做成了艺术家工作室……村庄面貌悄然蜕变,团队还通过引育窑文化馆、雕塑艺术馆等20余个特色业态,让村集体增收超80万元。在为乡村奉献中,黄彬彬也从初来乍到的“高材生”变成村民口中亲切的“彬彬”,还当选为窑里村党支部副书记。 乡村“活起来”,年轻人找到“诗和远方”,村民也共享发展红利。在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征程中,“浙江好人”已经作出示范。 以好人为镜,与文明同行,“浙江好人”的故事还将继续。 |
原标题: “浙江好人”2025半年度榜单发布 榜样榜样,看榜作样 |
作者:记者 王璐怡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