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作物秸秆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服务中心建成投运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7月25日 09:06:01 |
秸秆化身土壤“营养餐” 县农作物秸秆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服务中心建成投运 近日,位于瑶琳镇的县农作物秸秆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作为全县首个规模化、智能化秸秆综合利用回收中心,该项目由桐庐吉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导实施,通过集成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破解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 秸秆堆场与预处理区、堆肥发酵区、秸秆加工成品间错落有致,升级改造后的2000平方米原有厂房,功能分区明确,生产流水线布局科学高效,整体运营效率显著提升。预计中心每年秸秆收储及处置能力突破10000吨,可覆盖服务全县3万亩以上农田的秸秆离田需求。 在生产车间,叉车将秸秆放进粉碎机,粉碎后的秸秆经运输带进入发酵车间,与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按比例混合发酵。“现在引进的新型智能化高槽发酵装置,能实时精准监测并调控发酵温度、湿度等关键数据,将秸秆从粉碎到发酵成熟的周期压缩至40天,较传统工艺效率提升30%以上。”桐庐吉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黄顺清介绍。 经过科学配比和生物发酵,秸秆和畜禽粪便“摇身一变”,成为富含养分的有机肥料,并且成为农业用地改良土壤的“营养餐”。“经过精细加工的秸秆还可以制成育苗基质,特别适合苗木培育。”公司另一负责人吴芳表示,这两种利用方式不仅大幅提升了秸秆资源利用率,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资源选择。 在秸秆综合治理驾驶舱的大屏幕上,一张动态更新的电子地图实时显示各乡镇(街道)的秸秆入库数量、入库时间、秸秆类型和重量等,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秸秆从田间到车间的全程可追溯。“系统实时监测秸秆收集的数据,不仅企业可见,同时与政府职能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吴芳介绍。 “经过改造提升,秸秆综合利用中心的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些秸秆现在由各村统一运送至中心制成有机肥,不仅实现了秸秆资源的高值化利用,还带动了产业链延伸,促进了循环农业发展。”瑶琳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宋烨君介绍,有机肥的生产应用提升了土壤质量,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同时,项目运营为周边农户创造就业机会,助力农民增收。 县农业农村局生态能源站站长陈翔表示:“该中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实现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还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下一步,该中心计划拓展更广阔的市场。“我们将重点开发适合‘阳台经济’的新型肥料产品,针对家庭种植花草、蔬菜的需求,通过调整秸秆与畜禽粪便的配比,打造干净、高效的园艺肥料。同时,积极开拓电商渠道,让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吴芳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
原标题: 县农作物秸秆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服务中心建成投运 |
作者:记者 金轶润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