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停车场标准为何不统一?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4月09日 09:03:21 |
收费标准不同、免费停车时长不一…… 县城停车场标准为何不统一? 近日,有市民向县融媒体中心“大眼睛”栏目组反映,县城不少停车场存在收费标准不一、免费停车时长不统一、每日最高收费限额不同等情况。记者随后对城区商务楼、中心广场周边等多个公共停车场进行了实地走访。 停车场不同 收费标准不一 在迎春南路萧商大厦停车场入口处,记者看到保安亭上张贴着收费告示,收费单位为桐庐萧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收费标准为15分钟内免费,15分钟以上(含15分钟)收费5元。1小时以上,每小时按5元计算(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当日24小时内连续停车每次最高收费50元。 而在一路之隔的华光大厦停车场,收费单位为桐庐君杰置业有限公司,收费标准则按3元/小时收取,15分钟内免费,超过15分钟、不足一小时,按1小时收费3元,每日最高限额收费30元。 之后记者来到白云源路公共停车场,该处收费单位为桐庐智慧停车产业有限公司,分免费时段和收费时段。免费时段为夜间20时至次日8时,收费时段为每天8时至20时,前30分钟内免费停放,超过30分钟不足1小时,收费3元;超过1小时后以半小时为计费单位,不足半小时按半小时计费,收费标准为每辆每次2元。每辆车每天连续在同一停车泊位上最高收取15元停车费。 此外,记者还走访了汇丰大厦、新青年广场、人力资源大厦等,发现各停车场收费标准不尽相同。 市民建议 收费标准应统一,免费时间要合理 “现在停车越来越难,不仅车位少,停车场收费标准还五花八门,别看一次十几块,叠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还不知道收费标准到底规不规范?又由哪个部门来监管?”市民钟先生表示。 市民费先生经常到新青年广场办事,也时常为支付停车费头疼。“虽然停车场有15分钟免费停放时间,但我们是来办事的,时间很难控制,有时候超出一分钟也得支付5元,肯定会心疼。”费先生说,停车场应当以“便民利民”为原则,希望能延长免费时间。 部门回应 停车服务收费有两种价格管理形式 停车场收费标准为何不一?收费标准又从何而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县发改局价格科。 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浙江省定价目录》(2018年版)规定,目前我县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市场调节价两种价格管理形式。政府定价的停车服务范围为城市道路公共停车泊位、交通场站停车场、公立医院、列入公共体育设施名录的体育场馆、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配套停车场和政府财政性资金、国有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投资的公共停车场。写字楼、商场等社会资本投资的各类停车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经营者根据停车供需状况自主确定停车服务收费标准,并做好明码标价工作。 另外,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区道路停车资源,改善城区交通环境,缓解繁华路段车辆拥挤状况,综合考虑停车设施、地理位置、供求关系等因素实行分类定价。具体设置一类、二类、三类三个收费类别,一类路段停车泊位3元/位·小时,二类路段停车泊位2元/位·小时,三类路段暂不收费。 在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的当下,我县停车问题已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矛盾。 如何系统性地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有关部门着手构建全域统一的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建立科学的分区、分时计价体系,通过价格杠杆调节供需关系,有效提升车位周转效率,实现从“一位难求”到“有位可停”、从“被动等待”到“智能导引”"、从“低速周转”到“高效流转”的三大转变,切实提升市民停车体验。同时,相关停车场必须按规定明码标价,做好收费公示,让广大车主充分比较、合理选择、明白交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
原标题: 县城停车场标准为何不统一? |
作者:本报记者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