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留守老师”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9月14日 08:59:43 星期四 |
她是校领导身边的“110” “爱校如家”,是历任校领导对周利群的评价。她坚守山区教育26年,学校先后换了8任校长。作为本地的老教师,她满腔热情地配合每一任校长工作。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也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更不分是“份内”还是“份外”,只要校领导有事找她,一个电话,她随叫随到,因为在她心目中,学校的事,就是“家里”的事。 周利群教学工作忙,教学以外的工作更多。 新合是革命老区,每当清明节、“七·一”建党节、国庆节以及“党员活动日”等时间节点,各地党支部纷纷到老区开展纪念活动,而到了暑假里,纷至沓来的则是前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除此之外,几乎一年四季都有社会上爱心人士到大山里,开展爱心结对活动…… 外地团体到新合乡开展活动,需要有当地人当“向导”要是访问当地老人的话,还需要有会新合方言的人当“翻译”。由于周利群是当地人,因此校领导往往派她去完成这项任务。而她本人也觉得这事责无旁贷,视作是自己的“份内事”。值得一提的是,外地团队开展活动时间,一般都安排在节假日,因此她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 那年暑假,外地18个大学生来到新合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走访革命老区的孩子。接到任务后,她放下一大堆家务事,不但自己掏钱包车子送他们到各村去,中午还在家里做好饭菜招待他们,忙了整整一天,直到和大学生们挥手告别才坐下歇歇。 2006年,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在新合乡的山桑坞落成。该馆总占地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每年有15000人左右前来参观瞻仰。为了配合爱国基地的宣传教育工作,新合小学培训了一批小讲解员。每当孩子们去纪念馆讲解的时候,周利群总是陪着,等到讲解结束后,她负责把他们一个一个送回家。 贴时间、贴车费、贴伙食……26年来,为陪同各类社会团体到新合革命老区开展活动,周利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人给她粗略地算了一笔账:每年暑假,周利群要付出约20天假日时间,接待来自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寒假里至少10天左右,双休日、节假日付出的休息时间就更多了,可她却没向学校要过一分钱的补贴! 周利群为这项“特殊的公益行动”,投入的不但是自己大量的休息时间,更是一份浓浓的“老区人”情感。 事实上,周利群在家中也是特别忙。 她家中公婆年迈,丈夫十几年前得了肝硬化,不能干重活。全家的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她每天忙完学校的事,家中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可再忙,只要校长通知她学校有事,她便会立即放下手头的事赶往学校…… 就这样,周利群每天风风火火地在校里校外奔忙,成了新合小学的“忙人”。由于学校工作紧张,2005年她父亲从生病到去世,她也没请一天假陪在床前。没在老人跟前好好尽孝,这成了周利群心中最遗憾的一件事。 周利群的敬业精神,获得了全校老师及所有家长的一致称道,更获得了历任校领导的高度评价。说起这位坚韧、善良、勤劳的山区教师,现任校长方永丰这样评价她:“周利群老师爱校如家,是我们全体老师学习的榜样。说真的,作为我们校领导来说,对她是‘信赖’加‘依赖’!” 更令人敬重的是,周利群虽然为许多公益性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她在教科研方面依然是硕果累累。 她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培训和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如在全县第二届教育理论学习一得评选中获得二等奖;论文《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获得县三等奖;论文《关于新合乡在职教职工调研报告》获县三等奖;《开发新合文化资源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传承和弘扬嵩山板龙文化》、《以社区为依托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与运行》获县第二、三、四届优秀实验项目…… 26年过去了,周利群对山区教育事业激情依旧,她对新合小学的情感愈加深厚。她说,当好这所学校的“留守老师”,是她今生职业生涯中最美好的心愿! |
原标题: 大山里的“留守老师” |
作者:记者 方赛群 通讯员 方 欣 文/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