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有种船叫“四不像”(上)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9月17日 08:28:33 星期日 |
有一种动物它叫麋鹿,头像马、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人们习惯称其为“四不像”。而当年桐庐富春江上也有一种叫“四不像”的,人们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只不过富春江上的这种“四不像”是一种船型而已,今天能说岀哪四种不像的,恐怕现在十有八九连船上人也回答不岀来了。 说起帆船,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可能只会联想到比赛用的那种帆船。而对于我们这一代土生土长的桐庐船上人来讲,帆船就是我们小时候那种装货运物的船,因为这种船是用木料所做,装有风帆,所以也叫木帆船。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在我们这条桐庐江上面,最大的亮点就是有数不尽的上来下往的木帆船,因为桐庐自古靠水路运输,而水路运量最大的一种船就是“四不像”,这种船下可通江达海,上达七里泷为止。 “四不像”其实是一种开梢船的变异,这是民国期间桐庐港最主要的三种木帆船之一,也是一种古老的巨型船只。钱塘江流域的木帆船有东江船与西江船之分,一般东江嘴以下流域的船型称为东江船,东江嘴以上流域的船型称西江船,而最具代表性、也最有个性的西江船便是桐江上的那种“四不像”了,因为桐庐以下的富阳其船型也是有区別的,而桐庐芦茨埠以上江段就已经没有这种船型了。 东江开梢船与西江开梢船虽然均开其船梢,但式样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东江船的船底也较平坦,因为它要适应钱塘江退潮后,让其船停泊在自己家门口的滩涂上的,这种船潮落搁在滩涂上,潮涨时开航,故亦称沙船。 而西江开梢船与东江开梢船的不同之处是:一是西江开梢船头为方头,排浪靠前倾的蹚浪板,而东江开梢船一般均是螃壳头,船头两边是排浪板,其水浪是朝两边排开的;二是船首祛邪保平安的图腾不一样,西江开梢船头上画的是太极图案,两侧挂有“龙须”,而东江开梢船头则画有一对“眼睛”;三是西江开梢在舷外设有肋爿,该肋爿不仅可以前后走人,逆行时人们可以来回撑篙,而且船在载重时两边肋片能增加船的浮力;而东江开梢的船体两侧去没有肋爿,因为它航行时主要靠风力,能借助三面风力使船前行,一般不会用撑篙来撑行的。四是西江开梢的货舱为通舱,敞开式,上盖箬篷;而东江开梢船因抗沉性的因素需要,是用水密隔舱来保证船舶抗沉的。其实开梢船是古代由外海向內河引入的一种船型,桐庐开梢与外海原始开梢因航行线路的不同,便产生了上述四个不一样,故称“四不像”。 桐庐开梢船一般腹宽4~6米,20余米,桅高10米以上,两端正方而后开其梢。是一种两头方型的船只,与其它船所不同的是,开梢船的船舷两边外侧各有一块肋爿挑岀,宽约一尺余,厚厚的杉木做成,平时作首尾之通道,载物时此肋爿刚好浮至水面,可增加船的浮力,遇上风浪大时,当船舶倾斜至一定幅度时,可使船减少摇摆,稳定性比较好且也安全。 桐庐开梢船特别是风向不同时,因吃水浅,阻力小,快航性好,受潮水的影响比较小,航行较安全;船宽稳性大,再加上两侧有肋爿,所以稳性比其它同类船要好;再者此种船多桅多帆,桅高帆大能较好利用风力,航速较快捷。 民国时期的开梢船皆为满篷,即前横大梁大桅起至后梢爿均盖有箬篷,即凉爿篷,其篷平盖在四支直笃柱架上,四周均透视,凉爿篷下为掌舵、摇橹之处,其橹与舵均设在后梢的开梢之处;凉爿篷前为推篷,篷下为八尺舱,即船家的伙房,也曰:伙舱。 (待续) |
原标题: 桐庐有种船叫“四不像”(上) |
作者:■ 许马尔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