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激情共飞扬 |
http://www.tlnews.com.cn/ 2016年12月29日 09:03:33 星期四 |
三 娄阳站在他乡的桥边似乎回到了梦中的故乡。 和许多专注科技研发的人一样,娄阳对新产品、新技术,有着近乎执拗的追求。 会为了一丁点儿的研究成果欢呼雀跃,会为了某个项目痴狂到忘了饭点,会为了某个科研细节“打破砂锅钻到底”…… 正是这份执拗,让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收获满满: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获全美骨骼发育学年会(ASBMR)优秀学术报告奖。 2014年,国内吹响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一时间,娄阳的微信朋友圈被“创业”一词刷爆。这让血液里满是拼搏创新细胞的娄阳,有些蠢蠢欲动。 在美科研的第十个年头,娄阳做出了一个令家人朋友“跌破眼镜”的决定:毅然决然离开学院,走上了创业之路。 在他看来,相对于纯学术的科研,他更希望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更多有益于社会的新产品。 此后不久,娄阳成立了美国优睿生物科技公司。 创业,在以前叫“下海”。这意味着,除了有人“弄潮”之外,也有人会“淹死”。 如很多第一次创业的人一样,娄阳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而从一个埋首科研的研究员,变身为每天考虑公司如何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家,要经历“脱几层皮”的磨砺。 公司起步之初,因为创业履历上的空白,娄阳在寻求投资合作时,碰壁是家常便饭。对方往往对其研究员的身份很感兴趣,一谈到合作创业环节,就立马变脸。 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浪头,娄阳慢慢摸打、滚爬,公司渐渐步入正轨。 人少活多,大多企业起步阶段的常态。美国人力资源的高成本,使得娄阳的创业团队人数只能维持在三四人。那段时间,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娄阳的生活完全被工作包围。 好在,对于这些,心理强大的娄阳早已做足了准备,非但没有泄气,反而越挫越勇,不断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管理、业务等知识水平。 娄阳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利用在全世界相对领先的技术,开发单克隆抗体。就在今年夏天,他的创业项目参加了2016年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在北美地区参赛的近2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北美区的前12强。 公司发展蒸蒸日上,娄阳心里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
原标题: 生命与激情共飞扬 |
作者:文/记者 郑海燕 王城梁 图片/由本人提供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