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风雅韵话茆坪(下篇) |
| http://www.tlnews.com.cn/ 2016年02月06日 08:54:54 星期六 |
| 姊妹古柏 ![]() 姊妹古柏 在历代茆坪村民的尽心呵护下,村里古树保留多生长好。古树散布全村,村西有香樟、黄连、麻栗,村东的广玉兰、桂花、柿子,村中有香樟、苦槠,村南的扁柏等。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有26棵至多,其中以村南那一对古柏为神奇。 扎根村南的两棵古柏,如相互携手的姊妹,并肩走过了1300余年,至今依然枝繁叶茂,尽显苍劲骨气。 怀着对祖先的敬仰,善良的村民中,流传着许多与姊妹柏树相联系的美好故事。如文安郡始祖胡国瑞所以率领胡氏家属迁徙至此,及其后来所以安居乐业,传种接代,兴旺发达,除了自然山水等优良的地理风水,重要的还有这两棵神采奕奕、气宇轩昂柏树的恩赐。 茆坪村落地形似梭子,村民比喻成为一艘整装待发的大航船。船的桅杆就是那高高耸立的两棵古柏。意蕴着茆坪村民只要齐心协力,积极进取,就能乘风破浪,不断前进的美好愿望。 自古以来,姊妹柏树被茆坪村民奉为吉祥的神树。每到清明节,村民便前往祭拜;每逢敬神祭祖等活动时,都要在树上采撷几支树叶,相随供神之需。凡此种种,祈求神树保佑全体村民能够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诚然,耸立千年的姊妹双柏,却命运多舛。仅在现代近年,原本伸展自由、粗壮健美的几杈粗大分枝,因树冠遮挡了一片稻田的阳光,竟被无情地截去;另有粗大的分枝,被超强的大风撕裂折断,留下多处的严重伤疤,至今十分明显。然而,神奇的千年古柏,虽然经历了愚昧的伤害与不测的损伤,却“身残志坚”,依然生机勃勃。 “村义团” 那是发生在清朝咸丰年间的真实故事。咸丰辛酉年间(1861年)九月,“长毛造反”的战火蔓延到了白云源(芦茨)区域。乱军所到之处,肆无忌惮地抢劫百姓的财物,放火烧毁各村的重墙峻宇。在茆坪,还残忍地杀死了负母避乱的村民胡绍康。 在乱军的逼迫下,为保卫家园,激愤的茆坪村民联络邻村数百人,组织起“白云源义团”进行抵抗。白云源义团推举胡镜渠为团总,胡莘恬为副团总。胡镜渠还捐出家资,供给义团集训等军用,对团员进行集中操练等活动。义团“择年壮善火器者为先锋,其有力者扼在害,严逻察,磊石为碉……”并与建德红岭的义团分守白云源(芦茨)溪域的东西两个重关要口,合力抵抗来侵之敌。在关键的五云岭交战中,熟知地理又英勇善战的白云源义团充分利用山形地貌,取得了抗击敌寇、守卫家园之大捷。 被区区一个小山村义团战败的长毛部队岂能善罢甘休,便集结起占据严州府(即现建德梅城)内所有青壮年兵力,准备择日出击,攻打白云源。得此消息后,白云源义团一方面与红岭义团作好应战准备,另一方面将此信息通报了官军,此时官军驻兵于淳安,正伺机攻打严州府。于是共商合谋,作出联手配合的作战计划。待严州府的长毛部队在白云源义团的挑衅引诱下,倾巢直奔白云源之际,官军趁虚而入,轻松攻占了严州府。途中的长毛部队得到州城沦陷的消息后,知已中计,却悔之莫及,无心恋战白云源,逃离而去。 战乱平息后,朝廷拟表彰抗乱作战有功的茆坪白云源义团,义团遂推荐以孝殉难的胡绍康作为第一人选上报。咸丰皇帝亲颁“平寇圣旨”一道,予以表彰。胡氏家属以及茆坪村民视“平寇圣旨”为最高的荣誉象征,至今高悬在胡氏宗祠第三进的正上方,借以教育后人,启迪传承弘扬。 |
| 原标题: 古风雅韵话茆坪(下篇) |
| 作者:王伟成 网络编辑:俞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