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武山酱 香飘万家 |
| http://www.tlnews.com.cn/ 2016年02月01日 08:51:43 星期一 |
|
酱缸。
员工将牛肉粒、笋干粒等配料倒入酱锅。 古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酱”排在柴米油盐之后,足见人们对其重视程度。酱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只要开锅做饭,没有不用到酱油和其它调味品的。这其中的酱,不仅仅是指酱油,也指辣酱等酱料。桐庐人对辣酱也是情有独钟,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瓶酱香浓郁的辣椒酱。特别是在外的桐庐人,每每想到家乡又辣又香的辣椒酱,忍不住会垂涎三尺。 家家酱香飘 在桐庐,不仅家家户户爱吃辣酱,还有不少人家都会自己做辣酱,每家的辣酱都有自家的特色。农家辣椒酱都是纯手工制作,没有任何添加剂,味道醇厚而浓香,最能佐饭开胃,平时要吃的时候,装上一小碗。最搭配是吃面条的时候,不忘佐以辣椒酱,如此吃法,可谓胃口大开。也可将辣椒酱淋上几滴香油,就倒进米饭中,和米饭充分拌匀,嗅着香辣无比,不免食欲大增,大朵快颐。舌尖纵然辣呵呵的,但依旧“咝咝呵呵”端着饭碗,没有停顿下来的意思,直至满头大汗,大呼过瘾。 每每入秋以后,菜园里的辣椒红透了,辣椒基本上属于秋后下市的辣椒了,所谓的“上市西瓜下市椒”,是指头批的西瓜最甜,下市的辣椒最辣,而且肉质肥厚,是制作农家辣椒酱的首选材料。这时,十里八村开始飘起浓重的酱香来。 村中上了年纪的妇人都会做得一手好酱,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靠着巧手做的酱料,维持了一家老小的口福。做酱就要有酱曲,黄豆便是酱曲的原料。把黄豆精心筛选过后,浸泡,放到土灶台上用木制蒸笼把黄豆蒸熟、蒸透……那蒸熟黄豆的香味,惹来了嘴馋的孩童,眼巴巴的瞅着灶台,家中老者往往会舀了一小碗递给孩童,几个孩童便用手抓着就吃,真香啊,绵绵的,带点甜味……随后,把熟了的黄豆裹上了面粉,放到簸箕上,上面盖上了棉布,还有叫不出名的树叶,放到了密封的小房间里,还告诫家中孩童,不许开门。孩童总是忍不住的想去看看,那裹了面粉的黄豆成了什么样子,跟在长者身后,看到掀开棉布后,那原先裹着面粉白白黄豆周身都长了黄黄的绒毛,原来这是做酱料最最关键的酱粉。 等到天气晴好,就计划制作辣椒酱。挎上大竹篮到菜地里摘辣椒。辣椒摘回来,不能去掉辣椒蒂,若先去蒂再入水洗,辣椒进水容易腐烂,还要把那些破损的辣椒筛选出来。洗干净的辣椒放在竹匾上晾晒,直至水分完全晾干。之后,依次将辣椒蒂拔去。 剁辣椒用的工具是简单的木盆和菜刀,为了防止辣椒飞溅,也有人放在木盆里剁。红彤彤的辣椒躺在木盆里,可爱诱人。这个时节,走在乡村里,家家户户都传来“乒乒乓乓”的剁椒声,空气中弥漫出辣呵呵的味道。 再后来,就是配上了盐、生姜、大蒜、配合着酱粉,拌匀后放到了酱缸里,压实,密封。 盐放少了,存放的时间不长,容易变酸。盐放好了,搅拌均匀就可以装入坛中,密封储藏。 我记得过了整整一个冬天,在青黄不接的月份里,地里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蔬菜了,这一缸缸的酱,便是家里人最好的佐餐佳肴了。香浓的辣酱,不止拌饭、拌面、下水饺、煮萝卜、回锅肉、面饼等等……在过去,生活特别困难时,谁家没酱了,左邻右舍也常常会送来一碗两碗酱接济一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便在辣酱中加入了肉末、豆腐干、油豆腐、花生米等配料,进一步丰富了辣酱的口感。 |
| 原标题: 洪武山酱 香飘万家 |
| 作者:记者 叶 凌 通讯员 钟兴华 文/摄 网络编辑:俞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