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还需更多新鲜血液 |
http://www.tlnews.com.cn/ 2016年11月01日 09:16:36 星期二 |
地处4A景区甘肃兴隆山脚下的李家庄,近一年来神话一样迅速成为“网红”,吸引了不少游客及农业专家“围观”。甘肃榆兴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则是当中最大的“传奇”:耕作从点种到采摘,整个农业生产通过一台手机“搞定”;自动喷水、补充光照,农作物充分吸收大自然的营养;基于物联网基础上的“智慧农业”,全程记录农产品的生产、成长过程,消费者点击手机APP,即可全程“溯源”。 作为智慧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智慧农业已是大势所趋,其不仅可以解放劳动力、更科学地施肥防害,还能通过“O2O+C2B”,利用线下体验,线上消费相结合等模式,减少中间流通成本,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同时,先进、规范的园区,也能带来不少游客,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然而,发展智慧农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抛开设施设备引进所需要的费用不谈,先进机械无人会用、无人来用,是不少地区,尤其是山区发展智慧农业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在不少山区、偏远村落,年轻人外出打工、去城里谋生活是普遍现象,留在家中的多为老年人,因此家中的田地较难得到很好利用,一些人便将田地流转给了合作社。然而当合作社将先进设备引入农田后,机械无人会用的问题便产生了。 一位合作社负责人曾告诉笔者,用电脑、手机APP操控大棚内的喷灌,对于年轻人来说,学起来并不吃力,然而因为村里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很少,因此只能让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使用,他们学起来就要慢一些。有时候,并不是合作社不想引进先进设备,而是即便买来,也无人会用,比如“无人植保直升机”便是如此。 要破除先进器械“无人会用、无人来用”的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大宣传,让年轻人了解到发展智慧农业的前景,有钱可赚,自然愿意加入,就如我县发展美丽经济一样,家乡人气旺了、旅游经济热了,年轻人自然愿意回家开民宿;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不仅要让参与农事的年轻人掌握技能与知识,让年纪稍大的务农者也能学会一些先进机械、系统的操作使用方法,如此一来,便能有效提高先进器械的使用率。 发展智慧农业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无论是人才还是知识,都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促使其发展越走越快,越来越好。 |
原标题: 智慧农业还需更多新鲜血液 |
作者:■ 陈艺琨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