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街收纳岁月记忆
http://www.tlnews.com.cn/  2020年05月30日 10:02:27 星期六  

古街是一个收纳记忆的地方,岁月把它变成了一首朦胧的长诗。阳光越过灰墙黑瓦,让我们穿过巷子,带着平静、惬意,迈着轻快的步伐漫步老街,细品一段段隐藏在街头巷尾的故事,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分水 韵味武盛撩人心醉

初夏时节,来到分水镇武盛古街,走在曲径通幽的街巷,抬头是斑驳的灰墙青瓦,低头是溜滑的大青石,每一处都有不同看点,每一个建筑都有不同故事,一时间仿佛踏入了历史的画卷长廊。

分水建县即有武盛街,至今已1300多年。老街取名武盛街,源于分水是在武德年间设县,意为“武德兴盛”。

作为旧时分水唯一的主要街道,武盛古街承载着老分水最厚重的历史记忆。街道东西走向,南北两侧巷弄纵横,路面用青石板铺砌,从东门到西门有几百家店铺,糕饼店、裁衣店、布坊酒铺、特色小吃……百业俱全,往来商人络绎不绝。

《民国分水县志》记载,武盛街有19条弄堂,如积善巷、蟹儿巷、梧桐巷、城隍弄等延续至今。历朝以来曾建有县衙、三世民医坊、城隍庙等名胜古迹和建筑,承载着悠远人文历史。

随着城镇发展变迁,武盛街繁华的前世渐渐没落,石板上纵横的划痕,木门上深浅的沟壑,都在诉说着老街以往的故事。小贩的叫卖声似乎还在耳边回旋,入目的却是久经风霜的模样。

2017年开始,分水镇深入挖掘古街文化内涵,通过修建武盛古街高家厅、宁绍会馆、五云山公园等16个文化节点,形成印象分水、老巷寻踪、颂德遗风、梦回城隍、梧桐依旧、五云佑文、药王福佑、夜韵呈祥等“武盛八景”,成为一条有韵味、有记忆、有情趣的古街,成功创成国家3A景区。

为更加契合旅游市场的需求,分水镇还成立乡村旅游联盟,通过联盟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入驻古街商圈,共同推进武盛古街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古街打造成为中国特色小城镇分水小城市形象展示区,形成文化、旅游、商贸相融合的新业态集聚区,实现文化繁荣、产业发展、百姓受惠。

现在的武盛古街,大部分是上世纪中期或更早期留存下来的房子,经过修缮后保留着原有的古味,经营着各式买卖。老板们守着自己的门店,看周围人潮涌动,你来我往。没事在路边坐着歇歇脚,听听二胡,或在酒馆里品品酒,茶馆里喝喝茶,听市民用地道的分水话和你聊聊古街的故事……

土生土长的分水人王卫民,在这里经营着一家老分水民俗非遗馆,生产销售分水美食,以及极具分水特色的手工制品。“这里是老分水记忆的缩影,每一样产品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提及非遗文化,他娓娓道来,好比老分水美食“倭酥饼”,代表着倭寇输了的意思。古时,百姓用豆类、面粉及其他配料做成饼,烤熟后送往前线支援抗倭,最终打败倭寇。这些美食和工艺需要有人挖掘和传承下去,这也是他在古街经营这家商铺的初衷。

在民俗非遗馆旁边是个麻糍店,老板看到游客过来,就开动机器现场制作。现场打出来的麻糍让人垂涎欲滴,裹着厚厚一层花生芝麻粉,一口咬下去,嘴里充盈着麻糍的糯、花生的绵和芝麻的香。“一边欣赏到古色古香的美景,一边品尝美食,真是太棒了!”正值周末,在此游玩的游客笑着说,非遗文化就需要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传承下去。

“历史融入生活,商业融入古迹”,武盛古街成为分水一张靓丽的名片。

作为分水人,俞莹萍对分水的景点和古迹如数家珍,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武盛汉服社的社长“任秋”。热爱汉服的她,几年前毅然辞掉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到古街经营汉服社,精致的发髻、腰间的玉牌、轻盈的袄裙,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汉服社,成为大街小巷的翩翩“仙子”。

“文化的生命力不容小觑。”俞莹萍说,从大城市回到家乡,她已经和武盛古街融为一体,希望把汉服文化传播给身边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汉服也能成为日常穿的衣服,让家乡的古迹重放光芒。

城隍庙、宁绍会馆遗址、梧桐祠、五云山公园……经过挖掘和修缮,可品、可看、可玩的各个点位,武盛古街逐渐恢复昔日的繁华,一时间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着游客慕名而来。

天渐渐暗了,灯亮了,整个古街古坊古道,充满着诗意,让人内心安宁和踏实。

作者:记者 叶晶 李雯 单佳铭 通讯员 林艳 周珊珊 文/摄 编辑:俞俊
 
 
 
 
 
 

桐庐县学圣路730号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制作:殷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