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桐庐企业海外订单连年翻番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10月17日 09:29:24 |
小屏幕有“大学问” 这家桐庐企业海外订单连年翻番 当我们骑上两轮电动车,或许很少会留意前方的仪表盘,似乎默认了它只是块功能单一的LED屏。然而,正是这片被忽视的“方寸之地”,对杭州辰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而言,却蕴藏着广阔的蓝海。这家位于桐庐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深耕于此,将朴素的仪表盘进化为人车交互的智能核心,做出了引领行业的“大学问”。 一块屏的出海之路 走进辰汉智能的生产车间,两条SMT全自动生产线正高效运转,贴装完毕的板卡通过回流焊炉完成精密焊接,经检测合格后,再为它们覆上三防漆的保护层。最终在装配工人的精准操作下,一块块智能仪表盘就此成型。 在一辆出口海外的高速电动摩托车旁,技术人员轻点手机屏幕,通过公司自研的“小摩骑行”APP,将手机画面投屏到车辆的智能仪表盘上。“导航信息可以直接显示在上面,骑行时无需再看手机。”他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此刻,这块屏幕已成为一个智能交互终端,不仅能实现精准导航、语音控制、蓝牙传输等便捷功能,更能完成整车OTA(空中下载技术)升级、自动校时等深度操作,并实时监测车辆骑行状态,保护骑行安全。 “2022年底,我们发出了第一批海外订单,之后连续两年订单都在翻番。”公司创始人刘金权平静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欣喜,“近期,我们已经手握越南10万台、韩国5万台的大单,还有出口俄罗斯等多国的订单。” 如今,占比高达95%的海外市场,已成为辰汉智能最坚实的增长引擎,随着桐庐总部基地投产,产能瓶颈得到突破,“待二期项目落地后,基地年产能将稳定在100万台左右。”刘金权透露。 硬核实力带来的技术底气 辰汉智能在海外市场迅速试水成功,最硬的“敲门砖”源自其过硬的技术实力。 刘金权与核心团队拥有多年军工级芯片及系统开发经验,在他眼中,军工领域对电子设备“全天候、全地形”的可靠性有着极其严苛的认证标准。而这一标准,恰好与俄罗斯、南非、印度、中东等气候恶劣地区天然适配。 基于此,研发团队将多年积累的军工级图形处理与环境适应技术“降维”应用于电动车智能仪表盘,产品历经防水、防尘、防震、耐高低温等全方位军工标准测试,展现出优异的户外稳定性。刘金权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在俄罗斯地区的严寒环境中,其智能仪表盘能稳定显示导航与车辆数据,保障长续航能力,这正是军工级耐低温技术的直接体现。 沿着技术链条,辰汉智能持续向上突破。通过长期研发,企业实现了从基础材料、核心芯片、操作系统到通信协议栈的技术自研,完成了国产化替代。例如,为电动车仪表盘“量身定制”的MOOS操作系统,不仅彻底避免了产品出口时的版权纠纷,更通过量产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目前,公司已拥有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等各项专利120余项,并入选2024年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从“两轮”到无限可能 在硬核技术的加持下,辰汉智能更进一步,持续拓宽着产品的应用边界。 公司展厅内,刘金权指着一辆出口俄罗斯的轻型四轮皮卡介绍,“该车搭载了公司的智能座舱系统,可以跟我们新上线的‘智驾伴侣’APP适配,可灵活应用于上百种车型。” 从两轮电动车起步,辰汉智能的业务版图已逐步延伸至轻型乘用车、高尔夫球车、景区代步车乃至游艇等多元场景。“我们的技术具备很强的可迁移性。”刘金权表示,“将适配‘车轮’的逻辑运用到无人机、具身机器人等行业,就能快速切入新领域,未来发展空间很广阔。” 今年2月,总投资4亿元的辰汉智能生产总部落户桐庐,也是基于这一战略的长远布局。“这里有着‘中国民营快递之乡’的物流优势,加上当地正在成型的智能无人装备产业生态,形成了桐庐独特的区位优势。”刘金权补充道,“我们的智能座舱系统与无人车产业链很契合,具备天然的上下游协同基础。” 目前,辰汉智能已与多家本土企业展开实质性接洽,积极推动智能座舱在无人车赛道的应用验证。 从一块智能仪表盘出发,辰汉智能正以扎实的技术底蕴和精准的市场洞察,在科技创新的长征中稳步迈进,在全球市场里开辟属于自己的航路。 |
原标题: 这家桐庐企业海外订单连年翻番 |
作者:记者 华睿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