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的法治温度,“藏”在这些细节里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8月25日 10:08:11 |
2020年,桐庐从全国1378个申报县(市、区)中脱颖而出,成功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地区。 这不仅是对桐庐持之以恒推进法治建设的最高认可,更标志着县域治理现代化迈入新境界,为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坚实的法治根基。 制度创新筑牢法治根基 在桐庐,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每年召开大会定调部署、列出台账清单;全省首创的法治建设“两张责任清单”,让乡镇一把手等“关键少数”的法治责任更清晰;实施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提升工程,2014年以来连续12年坚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各部门“一把手”亲自讲法,累计开展学法137次;县乡两级政府每年向人大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干部年终必述“法”,已成为雷打不动的规矩;近年来,推动5个项目入选全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5个项目获评全市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法治成果,2个项目入选全市“十大法治实践”,让法治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 作为全省首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和全域培育单位,桐庐的执法改革始终走在前列。分水镇在全省率先成立首支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2020年,在全省率先推行县域集成改革,整合26个部门2800余项行政处罚事项,形成“1+4”行政执法格局;2024年,再次率先实施“一个中心管执法”模式,5个部门执法队伍统一进驻县行政执法中心集中办公,通过“不增机构、不划编制、不转人员”的创新,最大程度实现“中心以外无执法”,让执法更规范高效。 法治保障体系同步完善。桐庐推出“重大行政决策数字化运行管理”应用,全周期优化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流程,获全市推广运行。深入推进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在全市较早成立县合法性审查中心,组建25人的县乡专职法治审查员队伍,实现14个乡镇(街道)全覆盖,为基层治理筑牢法治防线。 法治惠民彰显城市温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桐庐得到生动诠释。全量梳理政务服务事项,2059项实现“应进必进”,政务服务中心审批事项进驻率达95.45%,“一网通办”收件率99.97%;实施涉企法治增值化服务改革,编制磁性材料、视觉智能等5大重点产业法务指引,3项入选市级目录,打造“1+5+X”服务联动体系和“一站式”投资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精准法治服务。 审批改革持续突破:推进“小时制”集成式改革,实现摘牌缴费后“五证齐发”,目前21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首创“专师负责制”获评全市营商环境最佳实践案例。纠纷化解高效便捷:成立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2024年涉企案件调撤率达52.6%;建成全国首个县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省首家定位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人民法庭——桐庐法院富春江科技城人民法庭,成为全市唯一双国家级试点县(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试点和快速处理试点),创新纠纷“一件事”闭环处理模式,切实减少企业诉累。 法治的温度更浸润民生。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专项行动,组建“桐司青年”等普法志愿队伍,推出“法治信用助农贷”等惠民项目,培育1502名“法律明白人”、218名“法治带头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小桐普法”品牌,创成2个全国、4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推进“法助共富、法护平安”行动,推广“法检联村”等模式,实现“一乡一律所”,全域建成“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线上线下融合互通,群众满意率达98.4%。 桐庐的法治建设之路,使得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融入日常的烟火气,是群众脸上安心的笑容,是这座千年古城最坚实的底色。 |
原标题: 桐庐的法治温度,“藏”在这些细节里 |
作者:记者 徐文静 整理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