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桐庐“清凉经济”的三重“转场”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7月22日 10:23:29 |
芦茨溪的天然浴场浸润着夏日时光,翙岗古村里洗街民俗与泼水狂欢碰撞,钟山乡虎啸峡景区掀起水仗欢浪……酷暑时节,桐庐各地的玩水项目迎来热潮,市民游客们在飞溅的水花与拂面的微风中,寻得一抹清凉。 如今,人们对避暑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空调房中的降温,而是更向往在自然山水间,享受身心舒展的惬意。桐庐巧借一城活水,以“亲水”为支点,串联起文旅、商业等多元消费场景,实现清凉经济在空间、时段、业态上的三重“转场”。 “一日漂流”到“全域玩水”的空间拓展 乘坐橡皮艇,顺着峡谷的水流落差俯冲而下,凉爽的溪水瞬间浇透全身,在钟山乡的虎啸峡漂流景区内,这一热门的“高温解法”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暑假以来,我们日均接待量在3000人次左右,每逢周末,景区的最高客流量能超过7000人次。”景区负责人叶海师介绍。为了丰富游客体验,今年6月,景区全新打造的“山野水世界”开园,推出造浪池、水上飞梭等十余个老少皆宜的戏水项目,开业首日的游客数就已破千人次,同步带动泳衣、水枪等衍生装备销售量增长。 依托虎啸峡漂流景区的强大流量,周边70多家民宿升级改造。钟山乡农办主任袁海涛介绍,暑期以来,民宿的入住率保持95%以上,不管是大乐之野之类的高端精品民宿,还是普通民宿,周末都是全面爆满的状态。 20公里外的横村镇双溪村,新晋“网红”哈溪极速漂流同样火爆,开业首个周末,抖音平台预订量突破1万单。“河道全长有5.2公里,落差超过200米,设计了多个弯道和急流险滩,再加上水质清澈,游客二次消费的意愿很强。”景区负责人孙志刚说。 眼下,桐庐全域已形成13条特色漂流带,凭借持续升级的游玩体验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年接待量突破百万人次,“漂流经济”的规模化效应日益显现。 除了惊险刺激的漂流,传统戏水方式也在焕发新生。在翙岗古村,非遗民俗“喜街”热闹上演,吸引了不少外省游客专程驱车前来。今年的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通过延长游览动线形成完整的水街景观带,还创新打造了“翙岗喜市”,集文创手作、传统美食、特色茶饮等业态于一体。白云源等地的乡村洗浴场则主打亲子市场,或浅滩嬉水,或溯溪露营,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去处。 从“一日漂流”到“全域玩水”,桐庐凭借景区效应和场景吸引力,带动餐饮、住宿、戏水装备等强关联产业形成季节性的爆发式增长,催生出“短时高密度”的消费红利。 从“玩水”到“夜游”的时段延伸 通常来说,避暑项目受场地与资源约束,多扎堆于水资源丰沛的区域,且往往止步于日间体验。桐庐逐步打破常规,顺势延伸出丰富的景区夜游体验,让文旅拉动力在夜幕中持续涌动。 暮色四合,瑶琳仙境的溶洞入口处早已排起长龙。作为华东地区首个开放夜游的溶洞景区,这里全新打造的沉浸式夜游项目——仙境灯彩,将现代光影艺术与地质奇观完美融合,游客既能享受洞内的天然清凉,又可体验夜间探秘的乐趣。 暑期以来,瑶琳仙境景区日均游客超过4000人次,周末更是达到8000人次以上,全新的夜游模式使景区夜间客流量创下新高。“夜间游览还带动了周边民宿的住宿率,形成了良性互动,进一步拉动文旅消费。”景区负责人姚烽华介绍,接下去将持续推出特色游览活动,让游客能常玩常新。 同样,垂云通天河开放森林夜游,单日夜间最高客流突破2500人次;琴溪香谷的山谷星空派对提升二次消费;阿哈尔捷金牧场推出主题灯光秀与水上乐园夜游项目,让游客畅享夏夜亲水乐趣;富春江上的夜游轮船载着《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光影驶向江心,船票预订量攀升。 “玩水”向“夜游”的延伸,实现了桐庐文旅消费的提质升级,一条“白+黑”全时旅游新路径正逐步成型。 从“夜游”到“多元消费”的业态扩容 “水”这一元素,深度绑定了桐庐的文旅行业,也延伸了“清凉经济”的消费半径。 在富春江畔的桐乐汇生活市集,水与城的交融催生出独特的夜间消费场景——70余家特色摊位串联起非遗手作、文创潮玩、特色美食等多重元素,搭配驻唱乐队、“浙BA”直播观赛等活动,形成沉浸式的滨水体验。 “市集设计的核心是保留江景视野,将摊位沿江岸线错落布局,实现‘景在眼前、消费在身边’的融合态。”桐乐汇生活市集负责人周科明表示,近期推出的“夏日版”市集,精准契合了市民游客避暑、夜游需求,让江风成为天然优势,叠加多元业态提升吸引力。自7月9日开市以来,累计吸引客流近5万人次,实现营业额近40万元。 柴埠夜市的摊位前消费人气旺盛,各色小吃勾连起活色生香的烟火地图;金溪村夜市集美食、购物、娱乐和文化体验为一体,打造出综合性的消费空间;芦茨村的星光夜市沿溪而设,依托自然环境优势,成为市民游客纳凉休闲的好去处……这些场景有效打通了区域公共空间与商业消费的“毛细血管”,夜间经济在清凉中赚取一片红火。 当前,桐庐通过“亲水+”模式,以文旅融合、场景创新和商业联动,实现清凉经济的扩容与跃升,逐步构建起“玩水—驻留—消费”的闭环生态。这一实践不仅充分释放了水资源的深层价值,更打造出具有桐庐特色的“清凉经济”发展范式。 |
原标题: 解码桐庐“清凉经济”的三重“转场” |
作者:记者 华睿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