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多措并举打造“新职教名城”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5月23日 10:07:24 |
聚技能人才之力 筑高质量发展之基 我县多措并举打造“新职教名城” 技能人才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县围绕技能型社会建设目标,系统推进机制完善、平台搭建、服务优化,从政策激励、产教融合到暖心保障,全面激活技能人才成长动能,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强化政策支撑,构建引育并重的成长机制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平台支撑和政策扶持。”县人社局就业创业指导科科长徐建国表示,我县坚持把技能人才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持续完善技能人才培育政策体系,优化制度供给。 围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今年我县出台打造“新职教名城”实施意见,开展“引育提速、赋能提升、院校提质、评用提级、激励提档”五大行动,制定技能人才限价优惠配售房、产教融合补贴等15条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出台《高技能人才限价优惠配售房》《“桐庐安居券”发放使用》《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引育激励》等实施细则,构建起“政策引导+平台支撑+校企协同+赛事激励”的多维格局,为高技能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生态。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技能人才已超10.2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3,其中高技能人才3.65万人。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技能人才资金超3200万元,培育技能人才1.6万人,形成了广覆盖、高质量的培育体系。 与此同时,我县还在技能竞赛、企业自主认定、线上培训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全域覆盖、全程贯通的技能提升路径,进一步擦亮“君山工匠”金字招牌。 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 在杭州桐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车间里,技术总监陈传建正带领团队调试设备。他是铣工高级技师、杭州市C类人才、杭州市首席技师、浙江工匠,也是省级高技能青年人才培养对象。十余年来,他始终扎根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匠心筑梦、锐意创新”。 “从一名普通技工成长为技能大师,一路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和竞赛平台。”陈传建告诉记者,公司和技能院校建立合作,有了人才的加持,企业可持续化的发展和创新就有了保障。“企业需要技术,学校教授理论,如何帮助学生把理论转化成实践,实现技能成才,也是我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为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促进产业升级,我县同步推进技工教育提质升级。目前,全县职业(技工)院校在校生达8425人,技工教育“主赛道”效应愈发明显。杭州技师学院依托“世界冠军摇篮”基础,与本地企业共建“产业学院”,通过“订单班”“冠名班”等方式,每年为桐庐培养输送1500余名实用型技能人才,有效对接产业需求。 优化服务保障,营造崇技尚能的社会氛围 既要让技能人才“抢手吃香”,也要给予技能人才留桐融桐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我县出台的15条技能人才专项政策,配合推出限价优惠配售房等实策,解决人才安居之忧。积极推荐技能人才评优评先,并同步纳入县级人才认定目录,营造崇尚技能氛围。 徐学凡是杭州桐阁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一名技能人才,2023年5月,他取得了中药炮制的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他计划在县城购置一套新建商品住宅,以改善家庭的居住条件。正当他犹豫之际,我县发布的一系列技能人才购房补贴政策让他下定了决心。“我是中专毕业,现在针对技能人才出台了专门的政策,不仅为我减轻了经济压力,而且是对我们专业技能和贡献的认可。”徐学凡欣慰地说。 我县不断提升技能人才归属感和获得感,从人才公寓到专项补贴,从职业发展平台到权益保障机制,推出一系列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措施,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 “我们要让每一个拥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徐建国表示,下一步,我县将锚定“新职教名城”建设目标,不断拓展育才育技新模式,推动产业升级与人才培育同频共振,为共同富裕注入澎湃动能。 |
原标题: 我县多措并举打造“新职教名城” |
作者:记者 孙梦佳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