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是家,更是“Lucky City”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2月25日 08:38:16 |
找对赛道精准发力 家乡的特色产业是最大的底气 我叫郭羽菁,小名“锅锅”,是中国围巾城里的一名电商主播。 三年前,我大学毕业,在杭州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不是很喜欢城市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氛围。于是,我跟妈妈说想回桐庐发展,她便冒出了一句:“要不你回来做直播,卖帽子和围巾吧。” 我从小就特别爱说话,用妈妈的话说就是“人来疯”,而主播又正好是需要不停“说话”的职业。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妈之前办过针织厂,对于横村的针织产业十分熟悉,她觉得当下的直播电商是一条很不错的赛道。 20世纪70年代,横村镇靠着针织“小三样”——帽子、围巾、手套,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浪潮中闯出了一片天地,产品远销海外,横村镇也被誉为“中国针织名镇”。 从最初的作坊加工,到后来的产业集群,最多的时候,横村镇有2000多家针织企业,而我妈的工厂也是其中一家。一路走来,我妈见证了横村针织产业的发展,也感受到了市场大环境的变化。 在我想要回桐庐工作的时候,我妈也在积极寻找“二次创业”的机会。当时有不少针织企业已经开始出口转内销,搭上了直播电商的快车。 从“门外汉”到专业主播 桐庐就是创业者的“Lucky City” 很多人说“直播门槛低”,一开始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发现,其实直播的门槛一点也不低。想要把商品推销出去,不仅需要很好的表达能力,还需要对商品有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直播的环境、与观众的互动等都很重要。 我们的直播起步并不顺利。为了节约成本,我们的直播间就设在亲戚家的工厂仓库里,环境有些简陋,直播时呈现的画面也不好看。我每天半夜12点开始直播,一直播到凌晨,6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不停地讲解商品,试图和观众互动,但是直播间还是冷冷清清,销售量更是少得可怜。 转折发生在开播的几个月后。我们得知横村镇在招引电商创业项目,而且还有专门的企业服务团队,会针对企业需求,设立陪跑孵化试点。同时,还会邀请具有直播实操经验的主播或运营作为导师,开展“一对一”线下直播组品、直播技巧、直播复盘等服务。这些正是我们需要的,于是立即决定参加。 在镇里的帮助下,我们的直播场地从工厂的仓库搬到了镇上的中国围巾城。这里不仅有宽敞明亮的工作室,还免费提供电脑、灯具等一整套直播设备。而我,也在导师的专业培训下,掌握了不少直播和运营的技巧。 很快,我们直播间的数据就有了起色,从10单到100单、200单、500单……直播间的人数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如今,我们直播间每日的订单量能稳定在1000单左右,单日营业额有近6万元。 从直播“门外汉”到如今的专业主播,在中国围巾城,像我这样在政府支持下成长起来的主播还有很多,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 现在,我每天的直播时间仍在6个小时以上,长时间的熬夜、讲品,让我下播后变得“不爱说话”,但我依旧很喜欢并且享受当下的这种“活法”。 每场直播结束后,我和妈妈都会对当天的直播进行复盘,分析哪款帽子更受消费者欢迎,及时联系厂家调整进货策略。有时候我也会根据时尚潮流,设计一些款式,找厂家定制生产。这种小小的“跨界”尝试,不仅让我充满干劲,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成长路上的更多可能。 以前,如果有人问我,桐庐对于我代表着什么,我的回答是“家”,但现在我还会再加一个词——“Lucky City”。桐庐是我的家,更是我的“幸运之城”,或许也是许多像我这样返乡年轻人的“幸运之城”。 今年是桐庐建县1800周年,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和我一样,回到家乡,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活法”。 (记者 汪晓池) |
原标题: 桐庐是家,更是“Lucky City”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