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屡禁不止 防患未“燃”不可松懈 |
http://www.tlnews.com.cn/2023年11月01日 08:46:09 |
本报讯(本报记者)前几日,大眼睛栏目刊发了《烟雾弥漫熏人眼 污染环境令人忧 秸秆焚烧近期为何又“抬头”?》一文,曝光了我县多处农田存在秸秆焚烧现象,严重污染空气,且存在安全隐患。相关单位立即采取了相应举措责令整改,农业专家也给出了不少秸秆处理建议。 几天过去了,我县秸秆焚烧现象是否有所改观?昨日,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再次前往多个乡镇(街道)查看情况。 下午4点多,记者沿320国道往西,在金联村附近发现了一缕黑烟,等赶到现场时,只见城南街道四位巡查工作人员正拿着工具忙着灭火,除了用水扑灭明火,还用锄头、铁锹等铲土覆盖,确保安全。 城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黄晓峰介绍,街道除了出动6支巡逻队全天候巡逻外,每个村均落实网格员进行流动巡查。 随后,记者沿国道和村道走访了一个多小时,仅在湾里村唐家埠附近一处农田看到农户还在焚烧秸秆,农户解释只是一小堆豆叶等。记者问及是否知道秸秆焚烧的危害时,农户表示村里有科普过,但他认为把这一小堆杂草焚烧掉,没什么危险性。 另一组记者沿杭新公路来到桐君街道梅蓉村,金色的田野里,只见几团白色烟雾冉冉升起。当记者走近时,发现一位身穿红色马甲的工作人员正在劝导村民,几分钟后,这位来自梅蓉村村委的工作人员用锄头扑灭了近处的几个秸秆堆。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是秸秆焚烧高峰期,焚烧秸秆的村民不少,虽然前期做了大量宣传工作,但效果不大。“早上6点多,村民们出门干活,我们就开始巡查。晚上天黑,看到没有火堆,我们就回家了。”工作人员表示,村里每天都派了监管人员,但收效不大,不少村民会趁天黑后又回来偷偷将秸秆烧掉。 顺着这片农田往东,记者来到梅蓉村孙家自然村。村边的菜地里,村民俞大爷正往燃烧的秸秆堆上添加干枯的草料。他告诉记者:“这几天周边焚烧秸秆的村民很多,但一般都会在傍晚4点多才开始。” 临近5点,记者沿孙家自然村往戚家自然村、梅蓉村水杉大道方向前行。一路上,焚烧秸秆的村民明显多了起来。白色的浓烟在田间袅袅升起,刺鼻的烟味充斥着整条村道,偌大的梅蓉村俨然成了一处被烟雾包裹的村庄。 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介绍,农作物秸秆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可再生资源,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
原标题: 秸秆焚烧屡禁不止 防患未“燃”不可松懈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