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琳,我梦中的仙境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7月04日 10:45:37 |
一 梦是人的思维的延伸,灵魂的遨游;美梦是人的精神的追寻,愿望的达成。人生的许多愿望,往往在梦中达成。梦境很多时候比眼前的世界更美,那最美的梦境,自然是最能吸引我们的地方,但这样的美境有客观存在的实体吗? 其实,最美的梦境,还是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里的,人能够梦到的美境,现实世界往往有一个对应的地方。对于这样的梦境,梦醒时我们不会惆怅和失落,从这样的美境走过,留给我们的是喜悦、快乐和充实。 有这样一个地方,她也许没有深邃厚重、绮丽灿烂的文化记载;也许没有古木参天、鸟飞虫鸣的俗世万物;也许没有高耸入云、名冠天下的亭台楼阁……但她却有诗意的山水画卷,有光影交织的梦幻奇景,有穿越时光的地质史诗…… 她就是瑶琳仙境,一个名字里就带着“仙”字的地方,一处全国唯一以“仙境”为名的喀斯特溶洞,一座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名闻遐迩的旅游胜地。 或许你还没有到过瑶琳仙境,或许你还没有领略过瑶琳仙境的旖旎风光。但不要紧,只要你有梦,梦境里的美景瑶琳仙境都能给你,都能让你感受。 瑶琳仙境之美,美在璀璨斑斓的光色,美在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美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 在一个烟雨迷蒙、山岚空澄的江南暮春,我来到瑶琳仙境。购门票,转回廊,踏石径,我发现小径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山径尽头便是瑶琳仙境的入口,洞口上方,一块巨大的石匾上刻着“瑶琳仙境”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意趣盎然,引人注目。 走过一段窄窄的通道,眼前豁然开朗,我已置身于一个高十几米的轩敞大厅。最先迎接我的是“狮象迎宾”景点,它们开辟了一道宛如屏风的门户,左边一头蓬发雄狮,高昂的头颅、矫健的身躯、纷披的鬃毛,张开的大口里还露着獠牙,似乎在咧嘴大笑。右边一头长鼻大象,稳重憨厚,低垂着的鼻子,好像是做着揖,恭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而远近高低,上下左右,错落着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七彩的灯光把石芽、石笋、石条、石柱、石壁变成了瑰丽剔透的水晶雕刻艺术品,在黑暗的洞窟中格外绚丽夺目。 跟着人流,我踏入了洞窟的深处。这里的光线更加幽暗、迷离,但石笋、石柱、石壁上的灯光却将每一处细节都映照得栩栩如生。我宛若走进了一个梦幻的王国,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充满了神奇与魅力。石笋们有的如同威武的将军,屹立不倒;有的则像婀娜多姿的仙子,翩翩起舞。而那些石柱,则像是守护这片仙境的勇士,历经千万年的风雨,依旧屹立不倒。 随着脚步的深入,一个巨大的石壁出现在我的眼前。这便是瑶琳仙境的精华所在——银河飞瀑。只见一道瀑布从洞顶倾泻而下,如同银河倒挂,气势磅礴。这挂舞落的白练,却在飘飞的一刹那不知被谁施了魔法,突然凝固,可它的每一种姿态依然活灵活现,连瀑布岔出的无数细流、扬起的无数水珠也历历在目。瀑布下方,形成了一片清澈见底的水池,水池中,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享受着这片仙境的宁静与美好。我没想到,动与静还能做到如此的完美结合。 站在银河飞瀑前,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将这片仙境的清新与宁静都融入了体内。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满足,仿佛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被这片仙境所化解。我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奇妙的联系,当我们用心去感受它时,便能收获到无尽的喜悦与满足。 别过“银河飞瀑”,另一处奇景“瀛洲华表”又呈现在眼前。一方水池之上,一根石柱拔地而起,柱表凸凸凹凹,一道道纹理清晰可见,似乎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在云蒸霞蔚之中宛如飞龙盘旋而上。据说,这根石柱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了。水从洞顶岩缝中一滴一滴落到洞底,碳酸钙沉积物日积月累,自下而上慢慢生长,终于从洞底一点点长成如此顶天立地的模样。滴水生石,滴水穿石,虽然都是滴水,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时间之手握着喀斯特这把雕刻刀,脱胎换骨出这么一件高约七米的精绝艺术品。我想,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初心不改,集腋成裘,才有了这时间凝聚出的精灵。这是坚持的力量,这是静定的力量,也是大自然的力量。 再往前行,一个名为“三十三重天”的景点展现在眼前,这里石笋漫天,层层叠叠,美不胜收。有人把这里的风景比作唐代敦煌大壁画,那是彩霞东升,瑞气氤氲;那是仙鹤舞步,孔雀开屏;那是花团锦簇,神女曳裙……再往前走,就是著名的“瑶琳玉峰”,她如一位身披白绸、手捧鲜花的女神,亭亭玉立。这是瑶琳仙境的瑰宝,被誉为瑶琳仙境的标志性景点。我又想,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仙境吧。 此刻,我似乎与这片仙境产生了共鸣。我在心里轻轻地对着那些石笋、石柱说:“你们在这里守候了千万年,是否也感到孤独与寂寞呢?”某一瞬间,我听到了它们的回应:“孤独,寂寞?不,我们并不孤独,也不寂寞。因为有你们这些游客的到来,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和世界的广阔。” 是啊,我在洞穴中穿行,好像听到了大自然的呼吸声。那些滴水声、流水声,那些石芽、石笋、石条、石柱、石壁、石瀑、石幔生长拔节的声音,以及不时传来的游客的惊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章。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去感受这片土地所蕴含的生机与活力。 三 自然和灯光演绎出来的景象,固然是瑶琳仙境的美丽风光,但瑶琳仙境还是有许多人文景观。 在瑶琳仙境第三洞厅的石壁上,学者发现有隋开皇十八、唐贞观十七年等字迹,但因年代久远,已被一层透明的碳酸钙结晶覆盖着,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说明隋唐的文明已在这里开枝散叶。据说,瑶琳洞内还曾发现中国犀牙齿化石、东汉印纹陶片、五代北宋古钱以及元朝的青瓷碎片等。如此悠久的人类活动遗迹,在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中都是罕见的。 我在瑶琳仙境没有见到这些古代文明,却在洞壁上看到了当地诗人柯约斋一首题为《瑶琳洞》的诗:“仙境尘寰咫尺分,壶中别是一乾坤。风雷不识为云雨,星斗何曾见晓昏。仿佛梦疑蓬岛路,分明人在武陵村。桃花洞口门长掩,暴楚强秦任并吞。”据我所知,瑶琳仙境第一厅于1980年试开放,我不知道南宋的柯约斋是如何进入洞窟的?不过,也不知怎的,元明时期好像都没有人写瑶琳洞的诗文,难道那时这里的风光都被一个叫桐君山的文化圣地遮蔽了? 清朝乾隆年间编撰的《桐庐县志》载:“瑶琳洞,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洞口阔二丈许,梯级而下五丈余,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状若云霞锦绮。泉有八音,声若多鼓琴笙。人语犬声,可惊可怪。盖神仙游集之所也……”到清光绪十二年(1886),桐庐知县杨葆彝干脆给这美妙画卷钤上了自己的鉴定印,将瑶琳洞命名为瑶琳仙境,自此响彻中华大地。时至当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爱国实业家胡厥文在游览瑶琳仙境后亦欣然题词:“瑶琳洞曲折有致,为全国诸洞冠。名谓仙境,信不诬也。”如此评价,确是瑶琳仙境的真实写照。 记得著名评论家、散文家冯牧写过这样一首诗:“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嬛胜地瑶池境,始信天宫在人间。”琅嬛胜地,瑶池仙境,洞天灵府,人间奇景。如果把此诗的后两句用在瑶琳仙境,我觉得也是非常熨帖的。 由此,我还想:不管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里,到过瑶琳仙境后,相信你一定会说,瑶琳仙境真美。 |
原标题: 瑶琳,我梦中的仙境 |
作者:李振南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