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叶浅予先生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7月01日 10:25:35 |
今年是叶浅予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叶浅予艺术馆正在举办纪念展览,在观展后,不由得回想起拜访叶浅予先生的一次往事。 我于一九九三年七月受聘到严子陵钓台管理处参与当时称为“富春江诗词精品碑林”后为“严子陵钓台碑园”的书法征集、刻碑、拓碑工作。记得九月的一天,碑林书法征集委员会会长殷茂芝先生告诉我,过几天将去富春画苑拜访碑林特邀顾问叶浅予先生。当时兴奋不已,入夜怀着对叶老的崇敬心情,我很专心地刻了一方“叶浅予”白文印章,准备见叶老时请叶老指正。 十五日下午,我随殷茂芝先生以及其夫人沙云一同前往桐君山下的叶老居所——富春画苑。车至桐君山东麓,步上石阶,敲开画苑大门,迎接我们的是叶老爱女叶明明女士,她让我们上了二楼客厅,告诉我们叶老正在书房写作,请稍候。趁这间隙,我浏览了富春画苑的布置,画苑古色古香,富有浓郁的浙江民居建筑风格,大厅内阁几上摆放着几只老旧的雕花牛腿,想是叶老从乡间收集来的。两面墙上贴着多幅叶老写的四尺三开大小的诗词条幅,记得有一首是这样写的:“细雨连朝灰茫茫,人人心里一块铅,但愿天公发慈悲,今晚推出大月亮。”也许是在故乡绵绵阴雨下,叶老看到桐君山下农田中劳动农民耕作的艰难,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思绪间,叶老径直从书房走出来,精神矍铄,边走边以一口地道的桐庐话说:“哏(今)朝怎么葛(这么)闹热,噶唆多尼(人)啊?”当得知是负责严子陵钓台碑林工作的同志来看他,叶老十分高兴,招呼我们入座。寒暄过后直入主题,殷老师拿出碑林资料及拓片请叶老观看,告诉叶老碑林工作正顺利推进,已经立起六十多块碑,并想请叶老也书写一幅书法刻碑。叶老十分仔细地听着,然后说:“你们工作做得很好,我过几天就写,写一张自己的诗,好不好用?”殷老师表示十分感谢叶老支持碑林工作。叶老说:“我的碑立在第一百位,客先主后嘛!刻好,明年我回家来看……”说完畅声而笑。这时,殷老师把我介绍给叶老说:“整个碑林的拓片工作是由这位小伙子在做,小伙子爱好书画、篆刻艺术,刻了一方印请叶老指正。” 叶老接过印章及印蜕仔细看着说:“噢!好,桐庐还有刻印章的年轻人?现在刻印的年轻人不多了,你刻得很工整,是传统的,路子是正的!我在桐庐好用了,哈哈……”笑声爽朗。当得知我受业于寿崇德先生时,叶老睁大眼睛大声说道:“寿崇德?我们是好朋友哎!他现在好吗?”我回答了叶老的话,并转达了寿老师对叶老的问候。趁着叶老高兴劲,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本叶老画集和钢笔,请叶老签名留念,没想到叶老说:“拿到书房去,我用毛笔签!”跟着叶老进了书房,书房可谓俭朴,一张画桌,一张老式床及一只摆放叶老喜爱的富春江鹅卵石的木架,墙上挂着叶老收集来的蓑衣斗笠,还有一个镜框,里面是一幅老拓片。叶老在画集扉页挥笔写下了“叶浅予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五日签于富春画苑”。然后拿着笔穿过大厅,在水池中把笔洗干净。为了不耽误叶老宝贵时间,我们随即起身告辞,叶老送到楼梯口,挥手说着:“再来,再来……”在下楼时,叶明明说:“我爸爸今天很高兴,小伙子,谢谢你的印章。”过后几天,叶老将其自作诗书法:“乡音未改白发归,梦系富春桐君怀。老人相见似相识,笑问何日君再来。”转交给负责碑林工作的同志后即回北京了。 这次短短的会面在我个人人生当中只是一瞬间,但叶老对家乡文化事业的重视,对家乡艺术后生的关怀使我倍感温暖,其行为和话语让人终身受用不尽。叶浅予先生离开我们三十年了,每每翻看画册,看到先生的签名都会莫名感动,眼前就会浮现出三十多年前的这次短暂会面的场景。 |
原标题: 拜访叶浅予先生 |
作者:蓝银坤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