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民国往事(二)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05月24日 09:02:31 |
大事要事 除了前述事例外,民国时期桐庐的大事要事,幸有县档案馆馆藏民国版《桐庐县志》存世,有一部分当时的史事,留存在典籍之中。这部完成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的县志,是清末民初桐庐县域最全面最真切的反映。其中载有民国七年(1918年)桐庐全县12个乡各自的户口数,合计为:“二万二千三百零三户;男六万五千九百三十三丁,女三万九千九百三十三口”,只是男女两个“九百三十三”的零头数,让我对此数字产生了怀疑,于是我把12个乡的男女丁数分别相加,数字果然与此一致。看来历史上巧合之事,实在蛮多。 民国《桐庐县志》专有一卷讲“自治”。其中有言“自治源于选举,继自今,吾民无以选举权为儿戏,而轻假于人也,则幸福庶可坐享乎”,尽管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但编纂者希望人民自治、社会安定、国家兴盛的愿望,跃然纸上。这一部分记录了民国元年至民国十四年“选举次数及名额”和“国会 省会 县会议员名表”。其中记载的县议员以上二十几个名字中,特别让人熟知的,当数省议员旧县人罗灿鳞,因为他是叶浅予第一任妻子的祖父。 民国县志中对“民国杂税”记载颇全,包含“契税”“验契”“印花税”“当税”“牙税”“烟酒牌照税”“牲畜及屠宰税”“茧税”及“店屋捐”“铺捐”“戏捐”“土产捐”“牛税”等。真可谓名目繁多。 1991年版《桐庐县志》记载的民国时期桐庐、分水大事记达130多条,择其要者录之: 民国元年(1912年) 桐、分两县县衙改称县公署。16年改称县政府。 民国4年(1915年) 桐庐县水滨乡所产谷芽茶(产地在今新合乡),荣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金质奖。 民国8年(1919年) 秋,桐庐县城搬运工人与学生上街游行,搜查、抵制日货。秋末,分水县玉华高等小学进步师生上街演讲,并将搜查到的日货当众焚毁。 民国10年(1921年) 在城镇筹建桐庐同仁豫正记电灯股份有限公司,14年6月建成,装机容量37千瓦,供照明。为桐庐县最早的现代工业厂家。 恢复自治,桐庐县设12个自治区,分水县设10个自治区。 民国16年(1927年) 3月8日,桐庐县电报局成立。次年,分水县建电报局。 民国17年(1928年) 是年,桐庐县质素乡宋村私立灵峰女子职业社附设幼稚班,幼儿教育自此始。 民国18年(1929年) 8月,桐庐县设立长途电话支局,架通至富阳、建德电话线路。22年11月,架通至分水线路。 民国19年(1930年) 10月,桐庐县设立民众教育馆。次年6月,分水县民众教育馆建立。 11月,桐庐县举行首届运动会,设田径、篮球、游泳等比塞项目。26年,分水县举办首届运动会,谱有会歌。 是年,水滨乡李炳发从沪购得意大利蜜蜂两箱,繁殖后回上洋洲创办福特养蜂场。此后,活叶框式蜜蜂饲养技术在桐传播。 民国22年(1934年) 11月,桐庐成立农民借贷所,资本在田赋正税项下带征。此为县第一家自筹资本的金融机构。 民国23年(1934年) 7月,杭(州)—淳(州)公路建成通车,桐庐设车站。 8月,中国银行桐庐办事处成立,为县最早办理工商信贷业务的银行。 民国26年(1937年) 2、5月,桐、分两县先后建立司法处,设审判官。 8月,分水县成立抗敌后援委员会,旨在动员民众,支援前方抗日,维持后方秩序。 12月,分水成立救亡剧社。翌年1月,桐庐成立青年救亡歌剧队……宣传抗日救亡。 民国27年(1938年) 是年,桐庐县建立农林场,垦荒3000余亩,试种稻、麦良种为主。 民国30年(1941年) 2月,桐庐、分水、富阳、新登4县联合在吴山小学创办“联中”,次年8月由桐庐接办,改名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 民国31年(1942年) 分水县开始婚姻登记。次年,桐庐县在城区、横村、窄溪试行。 民国32年(1943年) 6月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苏浙皖区在窄溪镇设货运管理处。 民国33年(1944年) 4月4日,横村镇火灾,31家商店俱毁。 民国34年(1945年) 8月6日,日军再次侵占桐庐。8日,分水县城陷落。14日起,日军先后退出分水、桐庐。日军自1940年至1945年,3次侵扰两县,杀害百姓1291名,奸淫妇女1293名,烧毁房屋6685间,抢夺粮食4250石,耕牛1259头,使1.64万人无家可归。 民国35年(1946年) 3月20日,桐庐县成立水利委员会,当年兴修一批小型水利工程,增加灌溉面积5500亩。 民国36年(1947年) 2月,教师胡文、王民先后到分水简易师范,在学生中组织“庆云读书会”,领导师生开展反控制、争自由和反贪污学潮。 民国37年(1948年) 3月16日,地方官商合办的桐庐县银行开业。 民国38年(1949年) 4月30日,项雷率金萧支队第四大队,会合当地游击队天目大队,解放分水县城。 5月6日,江东县窄溪区政府人员和区武工队,在周挺率领下进入桐庐县城,桐庐宣告解放。 以上所录,几乎都是民国时期桐庐、分水两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大事,面对抗日救亡的严峻形势,两县人民依然不屈不挠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当然,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和进步人士的作用。在民国时期,有太多太多的红色事件,值得大书特书。 |
原标题: 桐庐民国往事(二) |
作者:董利荣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