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新闻网>>专题频道>>
深耕公共文化服务 城市“气质”大提升
http://www.tlnews.com.cn/  2020年07月21日 14:58:38 星期二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既是广大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前,在县创建办工作人员带领下,读者团成员先后来到桐庐城市规划展示中心、桐庐博物馆、桐庐县图书馆等地走访,发现各场所环境整洁、有序,志愿服务氛围浓,公益活动丰富多彩。

镜头一:桐庐城市规划展示中心

12月24日下午,读者团成员来到桐庐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只见馆内宽敞、整洁有序,一旁志愿者服务站点整齐地摆放着爱心伞、轮椅、老花镜、打气筒等便民工具,“免费开放、文明参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随处可见。“你看,现在人们文明意识越来越高了。”顺着读者团成员徐加庆所指的方向,大家看到一市民主动走到室外吸烟区抽烟。“有了这样的意识,大家才能更好地自觉、自律,为自己也为他人,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读者团成员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

“这里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不仅系统展示了桐庐的自然资源与人文风情,再现了桐庐经济社会建设成果与发展成就,更是科学规划了桐庐的发展布局与未来蓝图。”来自钟山乡的季钰芳刚参观完各展馆笑着说道,透过城市规划展示中心这扇窗,让人回眸了桐庐历史、重拾了记忆,品味了城市文化。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近1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读者团成员并无看到不文明现象,馆内细致地讲解及热情的志愿服务让人倍感温馨。“增设母婴室的举措太暖了,明年我就能带小朋友来这玩了,哺乳、换尿不湿也不会觉得尴尬。”季钰芳说,一走进馆内她就发现竖着母婴室的引导牌,为此她特地进去参观了,布艺沙发、尿布台等一应俱全。

“目前整条滨江路都没安排公交线路,如果有直达的公交车就更方便了。”读者团成员沈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城市规划馆暂时无停车场,自驾的市民只能将车停到一旁商厦的停车场,但那边不仅要收费,还经常找不到停车位,坐公交又不直达,还需走10分钟左右,不甚方便。

“是呀,规划馆内有专属停车场和公交线路就好了。”“场馆下午5点闭馆,如果夏季能适当延迟几小时,这样市民纳凉也有了好去处。”……一旁,读者团成员边走边提出了想法。“我们地下停车场很快就会投入使用了,届时大家来参观会很方便。”面对读者团提出的建议,桐庐城市规划展示中心讲解员钟月雅说,对于大家的建议她一一记录汇总。

镜头二:桐庐博物馆

随后,读者团一行来到桐庐博物馆,门口张贴的免费开放时间表让人一目了然。走进馆内,讲解员沃甜甜早已在大厅等候,这一举动让大家感到十分贴心,并连连夸赞。“针对提前预约的参观团队,我们会安排好讲解员,而对于临时来参观的市民,则提供免费语音导览服务。”沃甜甜介绍。

桐庐博物馆位于县城学圣路646号,是一座反映桐庐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县级博物馆,馆舍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收藏文物2000余件。博物馆陈列面积1300平方米,共有三个固定陈列厅和一个临时展厅。其中,固定陈列厅分为“桐江晨曦”“桐江春秋”和“桐江繁星”三个主题。

“这个设计很不错,参观累了还可以在这里歇歇脚,看看书,创意不错。”读者团成员陈俊炜一进门就发现了设置于大厅左侧的艺创空间,整洁质朴的木制桌椅、简约时尚的书屋着实让人倍感温馨舒适。除此之外,大厅右侧的志愿者服务台旁边也整齐地摆放着轮椅、婴儿车,管理和使用情况良好。

随后,大家跟随讲解员的介绍步入陈列厅。“妈妈,这个东西好神奇啊,看着像一只大象,你快过来看看。”参观过程中,一位小男孩看见自己感兴趣的陈列物品,表现得异常兴奋,见此身边的家人立马进行了劝导:“博物馆是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不能影响他人参观。”随行的母亲季玉婷表示,“博物馆是一个承载历史的地方,对于了解桐庐历史演变,文化变革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环境很不错,志愿服务也周到,参观内容更是让人深受震撼,刚好今天有空,就带着孩子来看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因为博物馆陈列的文物可观性比较强,来参观的孩子,遇见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比较兴奋,但是一般家长都会劝导,我们志愿者也会提醒。”沃甜甜说,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市民文明参观意识逐渐增强,很少会出现不文明举止。

走出二楼主题馆,走廊上“此处危险禁止攀爬”的红色地贴尤为显眼。“这个做法确实不错,可以避免顽皮的小孩子做危险动作,也教育他们要远离危险。”对于这一做法,读者团成员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里每个月还会举行亲子活动、儿童考古、剪纸艺术等实践活动,还是很有新意的。”立在大门内侧的一块告示牌,引起了成员吴海燕的注意,“周末,家长和孩子又多了一处游玩的地方,共同度过欢快时光。”

镜头三:桐庐县图书馆

与在家里阅读相比,部分人偏爱到图书馆、书店等公共阅读场所看书,在这既能享受安静的环境,又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感受文字的魅力。

“嘘,轻点声!”走进桐庐县图书馆大厅,迎面而来的寂静让大家不由放轻了脚步,并不忘相互提醒在馆内要轻声交谈。

一排排书架整齐排列,一张张书桌干净整洁……走进阅览区,来自舟山的龚朝桢正认真阅读刊物,他轻声告诉读者团成员,平日里十分喜欢看书,每到一座城市都会寻找当地的图书馆静坐一个下午。一次偶然机会,来到桐庐县图书馆找资料,发现这里不但各类书籍齐全,而且环境、硬件设施都很棒,在这里看书再合适不过。

“有时碰到节假日人多时,难免会遇到随意接电话、小孩子喧哗等现象,但好在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进行引导,大家也会积极配合。”龚朝桢说,在桐庐这些年,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气质”在不断提升。

桐庐县图书馆目前馆藏总量达60万册,可使用的数字资源达3TB,报纸期刊500多种。近年来,通过对“软环境”和“硬环境”的打造与整治,尽力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在“软环”打造方面,馆内所有区域都在醒目位置张贴、摆放了文明创建的宣传标语;建立了完备的志愿服务体系,根据读者年龄特点,定期举办各类特色文化活动,比如公益讲座、公益电影、科普展览等活动。在“硬环境”打造方面,图书馆通过设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自助借还书机、图书消毒柜等,向广大市民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

“如今市民文明借阅的意识越来越高了,基本都能及时完好归还读物。”桐庐县图书馆外借部主任顾洪亚表示,但由于低龄儿童偶尔也会出现在外借读物随意涂画或造成破损的情况,因为现在都是自动借还系统,市民在归还时,机器有时会无法识别涂改或破损图书,后期被管理员发现后只能对其进行下架处理,浪费了不少公共资源。为此,她也希望少儿在阅读时,家长要积极引导他们自觉爱护读物。

  • 1
  • 2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
作者:记者 叶晶 徐文静 实习生 王张玥/文 黄强/摄 编辑:俞俊
陶韵瓷魂文明之珍
 
直播带货开辟农产品销售新路
 
江南镇 巧手“小绣娘”快乐迎六一
 
第十二届童玩节活动精彩纷呈
 
瑶琳镇“复兴少年宫”第二课堂润童心
 
百江镇 蓝莓果飘香 采摘正当时
 



  浙新办〔2004〕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桐广许2008001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09006080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3012202330142 桐庐县学圣路730号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