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明的故乡情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02月07日 09:53:39 |
延续父亲的“家乡之爱” 叶浅予先生魂归故里,女儿叶明明则延续了父亲热爱家乡的一片深情——桐庐也成为她魂牵梦绕之地。 这些年,凡是家乡有需要她参加的活动,她必定参加。2007年,我县举办纪念叶浅予诞辰100周年活动,她从北京赶回家乡;叶浅予中学建特色校史馆,她专门捐献资料;2009年,叶浅予艺术馆新馆落成,县里举行首届叶浅予文艺奖颁奖典礼暨叶浅予画展开幕式,她带着家人来参加并捐画作。 她还在开幕式上说:“父亲一直说艺术来源于社会,也要回归社会,要让更多的人共享艺术的魅力。现在叶浅予艺术馆新馆的建成,实现了父亲的遗愿,希望艺术馆能够永久开放!” 和父亲叶浅予一样,叶明明及她的家人对桐庐也有很深的情感。这些年,县文化部门同志多次赴京与叶明明联系相关事谊,每回看到家乡人,她都像看到亲人一样高兴;每次接到电话,她丈夫总是这样喊:“明明,家乡来电话了!”每次到桐庐,叶明明都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句“到家了!”她还说,每次登上桐君山,走到富春画苑的门口,她仿佛都能看到父亲叶浅予的笑脸…… 2017年,是叶浅予先生诞辰110周年,县里决定对叶浅矛艺术馆进行重新装修,这时碰到一个难题:缺少叶浅予先生的实物。得知情况后叶明明即与全家商量决定:把叶老一批生前珍贵的遗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家乡! 县文化部门领导专程赶到北京她家中,叶明明拿出了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铁盒子,里面装有齐白石、王个簃等篆刻大师为叶老篆刻的印章20方,还有叶老生前用过的文房四宝实物。她将这批叶老生前用过的珍遗实物,全部无偿捐款给家乡桐庐,而她自己只留下几方叶老平常随身带的普通印章,道是“做个念想”。她还表示,这些东西都是父亲生前用过的心爱之物,现在把它们交给家乡放在叶浅予艺术馆,是给它们找了一个最好的“归宿”…… 无私的奉献,质朴的语言,使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此时此刻,县文化部门同志不禁回想起当年叶浅予先生将自己花多年心血珍藏的名人书画和自己的作品赠送家乡的感人情景。时隔三十年,这感人的一幕又在叶浅予先生的女儿叶明明身上重现了!叶家两代人这种爱国爱家乡的大境界、大情怀,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值得一提的是叶明明的家人。 当年叶浅予先生把一大批珍贵的名人字画和他自己的画作捐献给家乡时,叶明明非常理解、尊重和支持父亲的决定;而今,当叶明明把父亲叶浅予珍贵的遗物捐献给家乡时,她的家人同样非常理解、尊重和支持她的决定。不但如此,在英国担任音乐指挥家的大儿子金伐,还百忙中抽出时间,于11月份亲自陪同爸爸妈妈来桐庐参加活动。 2017年,叶明明的丈夫金正平先生已89岁了,是原中央民族乐团的作曲家指挥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他第一次陪妻子叶明明来桐庐时,就对这方土地产生了特殊的情感,他还说:“我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爱家乡爱得那么深了!” 更让桐庐人感动的是:和父亲叶浅予一样,叶明明与家人为桐庐无私奉献那么多,却没有一句高调,更没有向政府提过一点要求,有的只是对家乡深深的爱和感恩。 在家乡桐庐,叶明明一家说得最多的是“感谢”。对家乡人民关爱,他们更是一点一滴感激在心。 在纪念叶浅予先生诞辰110周年活动期间,叶明明与家人、亲友及叶老的学生代表等一行人参观了叶浅予故居、叶浅予中学、叶浅予书画院、叶浅予艺术馆等地,并为“叶浅予公园”揭幕,叶老学生代表在书画院中留下了自己的笔墨。 在此过程中,有两个温暖的瞬间,感动了叶明明一家人,而反过来,桐庐人又被这一家人的真情而感动。 其一;金正平先生那天想上街购置一件外套。他离开住宿的开元名都大酒店独自上街,却想不到走了个反方向。正当他茫然无措之时,先后有四位路人主动为他提供帮助。这是一件小事,可金正平和叶明明却非常感激,念念不忘,他反复说,桐庐真文明,桐庐人真好!他还一再嘱咐媒体记者,一定要代他们全家,感谢这四位好心的桐庐人。 其二:活动期间,恰逢叶明明生日临近,叶浅予艺术馆的同志和亲友们一起为她过了一个生日。“祝您生日快乐,祝您生日快乐!”在大家的歌声和闪闪的烛光中,叶明明很是激动,金正平和大儿子也落泪了。金正平说:“桐庐是父亲的家乡,也是我们的家乡,永远的家乡!” 现场的所有人,都为这一家人的人品艺德和他们对桐庐的深厚情感而感动,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叶浅予先生对家乡的无限深情,正穿越时空在延续,延续…… |
原标题: 叶明明的故乡情 |
作者:记者 方赛群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