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寺庙探源 |
http://www.tlnews.com.cn/ 2013年06月29日 08:37:17 星期六 |
吴帝还愿天香寺 深澳村南有山,一峰突起而四峦低伏,形似鸡足,故名鸡足峰。古时峰下有庵,称鸡足庵。传说庵内菩萨十分灵验。 一年清明前夕,富阳洋涨瓜桥埠孙钟一家人去乌石山上坟回来,见这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就问路人,得知这里菩萨灵验,求福得福,求子得子。孙钟听了觉得很奇妙,心想不妨前去拜一拜求点福禄,就去上香拜菩萨祈求神灵,保佑儿孙能实现当年葬母时风水先生之言,乌石山真是一朝天子之宝地,还许了愿,有朝一日儿孙能登王位,将重建庙宇重塑金身。后来孙钟之子孙坚得军功封将军;到孙坚之子孙策已成一路诸侯,称“小霸王孙策”;孙策之弟孙权执掌东吴,建吴国称东吴大帝;这样一来,就真实现了“一朝天子”的愿望。于是孙权就替祖还愿,改鸡足庵为天香寺,意为“天子烧香还愿之寺”。如果这一传说为实,那么孙权自黄武元年壬寅公元222年称帝始,至神凤壬申公元252年,前后共在位31年,则天香寺至少也有1760年历史了,竟与桐庐设县历史相差无几了。 但另据元代杨维桢《鸡足山安定兰若记》所说,这里的寺庙起于“至正甲申”,为元顺帝至正四年,也即公元1344年。这与传说中的东吴时期有较大出入。以杨维桢之博学及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的身份,以及《钦定四库全书》《东维子集巻二十》中仅他的记中就有《建徳路重修兠率寺记》《郡安寺重建佛殿记》《隆福寺重修寳塔并复田记》《惠安襌寺重兴记》《方丈室记》《清溪亭记》《竹雪斋记》《望云轩记》《半云轩记》《海屋记》《小蓬莱记》《鸣鹤轩》《玄霜台记》等多反映禅寺内容,应对禅学颇有修为,也应知道这里的礼佛渊源,按说不应有误。然从东吴时期到元至正年间,其间一千多年的时间跨度,自然会有许多事发生;更何况杨维桢是诸暨人,并不生活于当地,对这里的传说不甚了了也未可知;且他是受人之托而写此记,以为发源则也对禅师之功有彰也在情理之中。因此笔者以为无需分出谁对谁错,传说与文献共存也不失为一种中庸之法。 现在的天香寺是2009年在一片废墟上由十八人发起捐资建造的,颇具规模,圆通宝殿为五开间歇山顶琉璃瓦建筑,另有饭厅八间和僧舍六间。虽平日香火一般,然佛诞之日也信众颇多。 纵观深澳三座寺庙,虽然建造年代有先有后,现在规模也大小不一,但却各具特色。 黄程庙因感恩而建且规模宏大,并由此而衍生出一系列敬神祭祀的活动及流程规范,虽然黄程庙后来改建了粮站,庙址现又建成为企业,原寺庙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迎神迎灯等活动的规范及盛况一直在村民中流传,其中演戏酬神的“灵台会”还演变为与过时节合而为一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使“江南时节”成为主导本地区待客宴请及饮食的地方文化,并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香寺“天子烧香还愿”的得名与建造虽仅是传说,并无文字记载的确凿依据,其灵验之说也不免有几分故弄玄虚,但却寄托着人们还愿重诺的美好理想,说过的话作出的承诺,就应该努力践行,这种信守诺言的重诺行为,无异是为人们所普遍尊重的。从现在天香寺的重盛香火也可看出,当地人们心头的精神追求。 黄山庙则是三者中发展最好的,虽然位于黄山半山腰,交通极为不便,但近年已建盘山公路,拖拉机已可直接运送货物到庙门,解决了进一步改建的运输难题。虽投资颇巨,却深得香客信任,所以能不断扩大规模。现在的道佛相融又解决了善男信女的信仰问题,从两者中汲取有力的精神支持。特别是对神农祖师的供奉,既是因为神农氏是申屠氏的最早祖先,其中有祭祖的精神归依;同时又反映出当地村民对土地的崇拜和农业的重视。 |
原标题: 深澳寺庙探源 |
作者:■ 李 龙 网络编辑:叶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