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杆子”对“笔杆子” |
http://www.tlnews.com.cn/ 2016年09月16日 08:46:20 星期五 |
小李是分局的“嘴杆子”。甭管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还是白的、黑的,他都能说出个四五六来。因此,也不知道是哪个好事的同事给取了个“嘴杆子”的外号。咋一听,就跟“笔杆子”似的,让小李觉得自己挺有内涵。 这不,去年分局新来了一个同事小张,听说是某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算是一个真正的“笔杆子”了。那这两“杆子”处一块了,会发生些啥呢? 话说,这天分局去小微企业做了一个税收宣传。领导让办公室写一个信息报道。办公室要说能写会道的也就小李、小张了。毕竟小李也算是个“老人”,他走到小张那,“小张,这个信息你就来一下。那个主要是要突出……”“嘴杆子”巴拉巴拉讲了大半个小时。“李哥,你看,这样子行不?”一声不响的小张忽然站了起来,指着屏幕上的电子文档“交稿”了。这一下“嘴杆子”是彻底有些晕菜了。 这样的情况大概有那么三五次了,两“杆子”竟然还能相安无事。倒让分局的老朱有些惊讶,“现在这年轻人是有点涵养的”,老朱默默地想着。 一天,某企业会计人员到税务局来办理退税。原因是税务人员在年前多征收了该企业一笔税款。一开始来办退税的纳税人,满脸怒气,指名道姓要说法,把当时办理该笔业务的工作人员吓得躲了起来。这时“嘴杆子”主动担当,先给纳税人泡上了茶,然后又不时给纳税人来个插科打诨,使得一场“危机”平安度过。这时,周围原本一边看清闲的同事都纷纷围过来说起“嘴杆子”的好话。“李哥,牛啊!”“这么难搞定的,都让你摆平了。以后,信访办主任得你来了!”…… 这时负责办理退税的小琴拿着退税单子也过来了,“李哥,这情况说明就写‘由于纳税人的失误造成了错征,并被税务人员主动发现’,是这样吧?”说着一双明媚的大眼扑闪扑闪的,差点没闪晕了“嘴杆子”。“那李哥你这签个字呗”。“嘴杆子”刚一拿起笔,“不对,这,不是这样的。” “咦,咋‘嘴杆子’也有不利索的时候。”一旁的老朱也有些恍惚了。 “这确实是纳税人发现的,并且是我们税务人员的错误造成的。小琴,你就这样如实写吧。领导那里我去说。”“嘴杆子”还没等众人缓过神来,就向局长办公室走去了。 …… 第二天,税务局所在地的日报一版最醒目的“两学一做”专栏,刊登了一篇“实事求是的税务人”的文章,作者正是“笔杆子”,主人公就是“嘴杆子”。 |
原标题: “嘴杆子”对“笔杆子” |
作者:黄平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