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手机发弹幕答题 |
http://www.tlnews.com.cn/ 2016年05月30日 08:52:29 星期一 |
新闻系老师上课别出心裁 看视频时出现弹幕并不稀奇,但你听说过用弹幕上课的吗?近日,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网络与新媒体”课上,教授张小强就别出心裁地采取了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此举引发了学生的热议,大家反响都还不错。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算得上是教学的创新之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老师:课堂弹幕增强与学生互动 弹幕(barrage),原意指用大量或少量火炮密集炮击。在互联网领域,大量以字幕形式显示的评论同时出现的现象,被称为“弹幕”。弹幕系统源于日本弹幕视频分享网站,后来国内一些视频网站也引入了这一方式。 近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强在网络与新媒体课上推出了弹幕教学,学生只须通过手机关注名为“微弹幕”的公众号,便可在课堂上发送弹幕,并通过教师的多媒体屏幕呈现出来。 “以往授课,我的语气比较平稳,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张小强说,他发现上课时,有少部分同学总是拿着手机玩,如何让学生放下手机,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课堂上,这让他想了很久。 一次,在网上观看视频时,张小强注意到视频上不时有弹幕划过,虽然这些弹幕的发送时间并不相同,但在同一时间点显示出来,无形中给人以“千言万语,实时互动”的错觉。既然学生喜欢玩手机,为何不让他们用手机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呢?于是弹幕教学应运而生。 “效果不错,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提升很多。”张小强说,这样的新型教学举措其实也与他所教的课程紧密相扣,自己每次提问后,学生都通过弹幕的形式给予各种回答,积极性很高,“不过,由于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如何控制学生发弹幕的尺度和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学生:寓教于乐让学习热情更高 据介绍,弹幕课程目前只存在于大二的网络与新媒体课中,每周二和周五下午各上一次课。 “目前学生发弹幕还没有‘实名’。”张小强说,通常是用微信名,“当然,在这些弹幕中,偶尔也会有无厘头调侃,但这也是吸引他们的一种方式吧。” 而这种新颖的弹幕课也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可,他们认为,这种授课方式不仅有趣,而且能更大限度地推动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这样的举措顺应了新时期教学发展的趋势。”该校研究生三年级学生汪红春说,网络与新媒体课就是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专家:这种创新对教育有启示意义 “这其实是教学范围内的创新,真实还原了新闻媒体的传播过程。”对于张小强将弹幕搬进课堂的做法,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蔡敏觉得这很有启示意义。 蔡敏说,张小强的课程讲的是网络与新媒体,而网络与新媒体的知识是无法完全通过粉笔和PPT来呈现的,既然学生喜欢玩手机,就借助手机教学,这对以后通过手机教学或批改作业都有借鉴意义。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二年级学生纪笑雨说,张老师的课一直很受学生欢迎,因为他会收集大量的鲜活案例给学生讲故事,也很有创新意识,之前还曾通过微信定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签到点名,也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新闻链接>>> 上课用微信交课堂作业 南大的老师也很会玩 这样“与时俱进”的课堂,在南京大学同样存在。动用“高科技”和学生们及时进行教学互动,老师们的课堂效率提高了不少。 南大“环境学——科学世界观”课程的任课老师,就让学生们利用微信交起了课堂作业。只需要在微信里关注“环境学——科学世界观”账号,账号随即推送信息,要求输入学号来注册,然后便可以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平台来回复相应的选项。学生通过微信提交随堂作业的答案后,平台会以惊人的效率收集,并向老师反馈。 “对于‘规矩观’的定义,同学们可以通过微信发表自己的观点了。”随着老师的提问,学生们纷纷掏出手机开始按键,不一会儿,选择三个选项的学生比例便显示在了讲台边的电脑终端上。 “课堂教学时,我们给学生的提问,都会让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答案,这样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教师授课的看法,我们也可以第一时间知道他们对于知识点的疑惑,讲课时能够更好的有的放矢。”任课老师告诉记者。 记者点评 有感于弹幕答题受欢迎 看视频时出现弹幕并不稀奇,但你听说过用弹幕上课的吗?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出现在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网络与新媒体”课上。此举引发了学生的热议,大家反响都还不错。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算得上是教学的创新之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出勤率不高,是部分大学教师头痛的问题。有的大学教师为了提高出勤率,真是绞尽脑汁,设计出很多种“点名”方式,并不时登上“媒体头条”,受到广泛关注,引发了舆论热议。比如,为了防止学生逃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三位老师各出奇招,分别设计了“APP输入验证码签到”、“自拍签到”、“课堂定位签到”等三种点名方式,被媒体戏称为“点名神器”。 再往前,还有更多点名方式被老师研究并应用,比如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系老师研发出一套“蓝牙点名”系统;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的陈老师结合VB编程的方法,别出心裁地开发了一套“抽奖点名”系统;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一位老师用支付宝口令红包的方式点名。这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老师为了创新“点名”方式,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令人敬佩和感叹不已。 虽然这些老师发明强大的“点名方式”应对学生逃课值得肯定,不过,比起张小强老师的创新,再强大的“点名”创新也要被比下去。因为,这两种创新的出发点和路径均截然不同,产生的效果和反响也大不相同。创新“点名”,是从“外因”和视角来考虑,以新的制度约束人,具有约束性和被动性。而把“弹幕”引进课堂,则是从“内因”找原因,创新了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显然,教学方法创新优于“点名”方法创新,值得点赞,也给那些苦于无法对付大学生逃课、出勤率低的老师带来了一个启示。虽然点名方法创新可以有,但是,如果还能从自身找原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生动起来,努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教学成效好,大学生学到的东西扎实,而且,大学生的出勤率高,甚至大学生不再逃课,则皆大欢喜。 真心希望张小强的教学改变能够给大学老师带来教改启示,希望有更多的大学老师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不断解决教学方法落伍的问题,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源头大学生逃课的问题。 (记者 叶钽 整理)
|
原标题: 学生用手机发弹幕答题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