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货”也接轨“互联网+” |
http://www.tlnews.com.cn/ 2015年09月02日 09:00:30 星期三 |
当地人往往吃不到当地出产的优质农产品,这个现状并非仅发生在桐庐。那么,这一难题如何破解?中门茭白专业合作社社长苏志华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一般茭白收购价3~3.5元左右,但到了市民的餐桌上价格达7~8元。3.5元的批发价,除去种苗、肥料、人工工资等,一亩茭白的产值也很有限,如何增加种植户收入,又让市民吃到价廉味美的优质农产品? 之前,老苏也动足了脑子。打算在农贸市场寻找空的铺位,或者租凭农贸市场旁的空地进行茭白销售,结果都因租金或城市管理等诸多问题而作罢。诚然,中门茭白已不愁销售难,但如何进一步提高种植茭白的收入,同时让消费者吃到味美价廉的优质蔬菜?这期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智慧农业更是风生水起,如果合作社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建立同城配送体系、电子商务销售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市民只需指尖一动,通过手机客户端、网络、电话等方式,可以足不出户品尝到本地最鲜优的农产品。这不仅能尽可能缩短农产品产销过程中间环节,而且也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直接供应。 同时,各级、各部门不仅要帮种植户把好质量关,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帮助农户建立起销售优质农产品的“绿色通道”,把优质的农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既让农户提高收益,又让消费者享受看得见的实惠。 |
原标题: “土货”也接轨“互联网+” |
作者:贝 颜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