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湖粮油合作社 今日青青苗 明日高产稻 |
http://www.tlnews.com.cn/ 2015年07月01日 08:49:41 星期三 |
手工插秧 如今,手工插秧已成为一道难得一见的风景。前段时间,分水镇里湖村里湖粮油合作社的500多亩示范基地里,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10多名合作社社员在稻田里弯着腰插秧,很快,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就立在秧田间,还有几名社员则忙着运送秧苗。眼下的农村已很难看到此类场景。据悉,我县的水稻基本上使用机器插秧,传统人工插秧正逐年减少。 桐庐里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有社员230多户,经土地流转,打造500多亩生产基地,另外,500多亩农田采用统防统治方式进行管理。2014年,该生产基地成功创建省级油菜高产示范区。由于前期基地在创建过程中对土地进行改良,现在土地非常适宜种植晚稻,为此,今年该合作社在省农科院的支持下创建省级高产示范区。 程雪舟是里湖粮油合作社的社长,也是一位有经验的种植能手。他告诉记者:“水稻种子播种在什么样的土质上,直接影响着稻苗的成活率。从选种、育秧、插秧,每一步都要做到最好。俗话说‘秧好半年稻’,前期下足功夫,晚稻才能有个好收成。我们在基地里施了包括鸡粪等有机肥。这里的土质本来就不错,依山傍水,再加上地力肥沃,今年我们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搞起了高产试验,希望能评上示范高产基地。” 老程说,要培育壮秧,选择一个超高产品种是第一位的。记者看到,在机耕路另一侧的良田里,嫩绿的秧苗肥壮挺立,十分惹人喜爱。老程说:“这是前几天插下的秧苗,没几天就长得这么壮实了,这壮秧发根快,返青、分蘖早,成穗率高,穗大粒多,今年产量肯定高。” 据悉,现在种植的是甬优12籼粳杂交单季晚稻,只要亩产达到950公斤即达到创建标准。为收集手工插秧和机械插秧产量对比数据,试种确定哪种插秧更精准,基地专门采用手工种植和机械种植两种方式。在种植环节上,将采取同时浸种、催芽及统一使用育秧盘的方式开展。水稻生长全程将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记录水稻种植过程的主要环节。水稻成熟后对穗粒结构等进行取样分析,对比单元将采取单独收割、称重、取样。按9×5寸每穴2株或3株,双行摆栽按(6+12)×5寸规格,平方米20穴。高产苗在本田合理分布,有利于每株对空间营养的有效利用,并使个体的增产能力更好地得以发挥。正忙着插秧的社员补充了一句:“竖条是30厘米,横条是20厘米,秧苗是2~3根一棵呢!” 创建高产示范基地,手工插秧的有50余亩土地,机械种植有500余亩。6月10日,该基地完成高产水稻种植。接下来基地将通过精确定量施肥、科学定量管水、病虫综合防治等方式培育,确保500多亩晚稻健康生长。 目前,机械化耕种已然是个大趋势,里湖粮油合作社为何还要拿出50多亩良田进行人工插秧呢?老程坦言:“其实,机械插秧省钱又省力。机械插秧每亩200多元,除去各级政府的补贴,自己承担的只有约100元。而人工插秧每亩成本起码300元以上。但人工插秧秧苗返青早,更重要的是比机械插秧要早一个星期左右割稻。你不要小看这7天,7月中旬以后是台风高发期,早一天收割,少一分风险。”插秧时,老程还在一旁全程监督,如果秧苗插得稀疏或者太密,都会影响收成。虽然这是个费力、费时又不省钱的方式,但是他觉得值:“合理密植是插秧的关键。要保证每亩控制在1.8万丛~2万丛,还要做好插秧时的水分管理工作。” 在施肥过程中,该合作社在示范基地里全部使用有机肥。有机肥含有的养分释放缓慢,水稻不易早衰。虽然一亩土地有机肥比化肥要多花100余元,使用有机肥种植短期成本较高但长远,而且不破坏土地肥力,生态环保,长期使用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把手工插秧与机械插秧做个对比,亦是做个有益的尝试,探索更好的种植路子。当然,机插秧比手工插秧栽植的密度大、产量高、更节约劳动力,在当下的发展形势下,更具推广效应。 “插秧很关键,不能偷懒。”在老程眼里,为了亩产创新高,创建省级示范基地,该增加的成本一点也不含糊,勤查勤看、科学管理也尤为重要。他说,“插秧后,紧接着就要抓好肥水管理,基肥要施好,追肥要及时,浅水插秧、深水扶苗、薄水促蘖。还要根据植保站病虫情报统一用药防治,每一步都不能松懈。” 此外,今年5月份,县农学会、县农业局还牵头在里湖粮油合作社的元胡种植基地里召开了“元胡水稻轮作”栽培模式示范推广现场指导会。这一轮作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种植技术也容易掌握,适合广大农民种植,比双季水稻种植增值显著,有利于农户增收。 看来,今日种下的青青秧苗到了明日成为高产稻不会是个梦想。
|
原标题: 里湖粮油合作社 今日青青苗 明日高产稻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