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神明裁判案情 |
http://www.tlnews.com.cn/ 2015年03月28日 09:30:45 星期六 |
在古代,利用人们对神灵的敬畏来审判案件,也是法官一直采用的办法。 许多国家历史上都采用过神明裁判法。在严格的宗教仪式下,法官祈祷,请求神灵帮忙辨明是非。比如在古巴比伦,法官将嫌疑人扔到河里去,如果人沉到水里,说明神认为他是有罪的;如果浮在水面上,就无罪,这种神明裁判的办法,在今天看来十分荒谬,但在古代人们普遍敬畏神明的环境下,是具有实际价值的。 而且,这种依赖神明的判决方式,发展到后来还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古代法国曾有一种面包奶酪审:法官命令犯罪嫌疑人不喝水,在一定时间内把大麦面包和干奶酪吃下去,大麦面包是粗纤维,干奶酪的吞咽也很困难。如果能够顺利吃下去,就证明他是清白的;如果吃不下去,发生吞咽的困难,甚至干呕,这就是神在告诉人们他是有罪的。科学道理何在呢?人在紧张、恐惧时,唾液分泌减少,就会觉得口干舌燥,相信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会。心虚、有罪之人会因为紧张、恐惧,难以下咽。因此,面包奶酪审在一定程度上还真能把罪犯“审”出来。 我国古代的摸钟辨盗也是一种神明裁判法。说的是宋朝有一个富人家失窃,官府抓到几个嫌疑人,但不知究竟谁是盗贼。于是,县官把当地人信奉的一所寺庙里的大钟迎到了后堂供起来,然后将几个嫌疑人带到了钟前,对他们说:“这座钟能够辨识盗贼。好人摸它,它不发声;盗贼摸它,它就发声。”然后,他带人对钟祈祷,又用幕布把钟围起来,并暗中涂墨。准备完毕后,县官让嫌疑人逐一把手伸到幕布中去摸钟。后来,当他查验他们的手时,竟发现众人手上都有墨,唯有一人手上没有墨。而这个人就是盗贼,因为他害怕钟响,所以没敢摸钟。果不其然,经过讯问,这个人很快就供认了盗窃的罪行。 在断案技术缺乏的年代,古代法官各显其能,寻找着真相。不过这些方法竟过于粗陋,很容易误判案情。到了现代,各种破案技术、工具数不胜数,为司法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像神灵、臆测这样的断案方法也就不需要了! |
原标题: 借助神明裁判案情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