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10月22日 08:37:59 星期三 |
——我县农村综合改革催生新景象
改革是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新动力。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来说,农村综合改革是突破“三农”瓶颈制约、唤醒“三农”发展活力、带动县域全局改革的一项基础性改革。 今年以来,我县因地制宜、积极创新,逐项逐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 来到县农办,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重点工作“三色”推进表,红色代表好、黄色代表一般、蓝色代表差。其中,“改革攻坚类”被放在推进表首要位置,共包括七大项内容,每项内容的时间节点、具体负责人、当前进度等一目了然。 仔细一看,每项工作的进度大多已经超过80%,不少项目还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谁快谁慢看一眼就清楚。这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促使我们各项工作‘压’到实处。”县农办相关负责人说。 “三色”推进表是县农办全力推进改革攻坚的一个缩影。做好“三农”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而针对农村综合改革的复杂程度、紧迫程度、艰巨程度,尤其需要攻坚克难。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把握改革的时机、节奏、力度。 明确改革“目标值”。围绕“人人有责任、乡乡有试点、项项有方案、样样有进展”,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举措,突破“三农”瓶颈制约、唤醒“三农”发展活力。 制定前进“路线图”。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经营组织、完善农村服务组织等重点,不但继续“致富”,而且要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增强幸福感。 倾听群众“真心话”。群众愿望,是改革之源;群众支持,是改革之基。县农办采取多种方式倾听各地群众心声,进行梳理分类,为引导扶持各地改革重点打下扎实基础。哪里有不符合群众期盼,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 凝心凝力、上下联动、强势推进,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不断推进“三农”纵深发展,农业在转型升级、农村在增添美丽、农民在享受实惠……改革已然照进现实。 (二) 土地流转后合村乡民俗产业如火如荼。 让农村越来越美丽是改革的题中要义。 ——“空心村”转型,丰富美丽内涵。“空心村”不再空,让美丽乡村的内涵愈发充实。如今,由点到面、由表及里,转出了美丽新姿态。 前期,县农办深入调研,已全面完成全县闲置房屋调查。从数据来看,全县集体土地上有出租意向的闲置房屋623幢,其中整体出租意向户418户、部分出租意向户79户,集体所有闲置房126处,涉及83个行政村178个自然村。 如今,闲置房屋信息已全部录入数据库,在县集体产权交易平台上对外发布招商信息。不仅先行一步的合村乡尝到了甜头,凤川、瑶琳、百江、莪山、钟山等地也都迎头赶上。值得一提的是,桐庐合村慧域投资有限公司与合村乡共同打造特色鲜明的318文化大院,开创“旅游+营建+电商”的产业新模式。 ——居农共建,写就和谐新篇。县农办与县文广新局、县住建局联合对全县历史建筑作了一次全面梳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汇总。目前全县共有50年以上历史建筑1706幢,主要集中在江南镇、凤川街道、城南街道和新合乡四个乡镇(街道),其中江南镇最多,有664幢。而在居农共建试点乡镇合村乡,全乡有意向“居农共建”的农户11户,其中有3户已办理相关手续。随着居农共建不断深入,一幢幢历史建筑为挖掘美丽乡村底蕴提供了新窗口,而且居农之间的交流愈发深入,新与旧的和谐有了新亮点。 (三) 让产业越来越有活力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产业化经营有新景。新型经营组织的不断成熟,为助推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支撑点。以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抓手,县农办依托县域农业产业特色,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走集约化经营等原则紧密结合,已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61家,今年新增注册家庭农场73家,认定首批县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0家;新增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5家,市级规范化合作社6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 ——集体土地流转盘活紧缺资源。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若没有大规模的土地流转,窄溪村的铁壳螃蟹、金家村的蔬菜基地、三鑫村的千亩玫瑰园等特色农业发展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尴尬。今年,旧县街道、瑶琳镇、分水镇等地开展了试点工作,采用土地入股方式进行土地流转,采用“三金”(租金、股金、薪金)合一方式流转土地,全县已完成土地流转面积8100亩,其中入股方式流转土地914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设置引入门槛严格项目把关。在出台产业发展项目分类管理分级服务办法后,县农办就农业项目引进把关、属地管理等进行了培训指导。目前,已开展县级项目把关服务一个。浙江旭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35亿元的项目现已开工建设。 ——深化融杭融圈借力发展。区县协作的紧密度越来越高,年度区县协作资金增加到7000万元,年度六大类33个区县协作项目已完成90%,并准备检查验收;拱墅、滨江两区累计转移投资4.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90%,引进落地农茂食品、英飞特电子、海康威视等大项目。 ——区域性合作社凝聚合力。在城南街道、江南镇、富春江镇、横村镇开展区域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试点。截止目前,已完成工商注册联合社5家,分别为众富农产品、勤优果蔬、河先水产、富仁粮油、颐然竹笋;完成土地股份合作社3家,分别为旧县欧凯、瑶琳毕浦、分水里湖粮油。此外,农村资金互助会试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依托勤优果蔬联合社筹建的农村资金互助会列入杭州市三个试点之一。 (四)
合村乡已率先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 让农民越来越富是改革的落脚点。 ——“两权一房”唤醒沉睡资本。全县今年新发农房房产证147户,新增抵押贷款12户401万元;新增林权抵押贷款3813万元,累计贷款1.93亿元,贷款余额1.05亿元;率先在杭州市开展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发放工作,已发放《土地流转经营权证》31本。随着农村住房产权证发证量不断上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证工作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村民拥有了创业的源头活水,同时,农村金融改革也获得了新的动力。 ——股份制改革让村民变股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是今年的重头戏之一。截止9月底,全县已确定股权享受对象的村156个,股份已计算到户的村有88个,到年底能完成170个左右的村股份制改革工作。在率先完成此项改革工作的合村乡,6个行政村经济合作社的集体所有资产共计5967.3万元,享受人口股条件的股民共计10313人,本次股权证发放共计3424本。村民们喜上眉梢,即使以后出门打工,在外也可享受到集体经营带来的红利。 ——激活产权解除村民“束缚”。权不明,是束缚手脚的后顾之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禁锢三农“最粗的绳索”解开。我县将农村产权交易事项全部列入县招投标交易平台交易,并对全县村级代理会计进行了相关交易内容、交易程序和交易规则等的业务培训。目前,全县已在产权交易平台发布信息68条,完成交易47笔,交易金额2568万元,完成目标进度157%。 (五) 让村美、让业兴、让民富,都离不开优质服务。 看村级综合服务社。按照“巩固老试点、扩大新试点”要求,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扎实推进。 横村镇阳山畈村、香山村、莪山畲族乡的新丰村三个原有试点,以拓展经营项目和发展一、三次产业为着力点,提升服务社功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如今,阳山畈在推进游客服务中心和农产品市场建设的同时,引进茶吧、咖啡吧、海鲜城等经营项目,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有机肥商品化,新增村集体收入33万元。新丰村发展高山蔬菜,利用新农村建设基础投入参股,与桐庐秘境酒店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高端民宿,前景良好。香山村通过建设垂钓基地、发展民宿产业,新增集体收入12万余元。今年,合村乡高凉亭村和岭源村2个新增试点村采取工商登记方式,进一步理顺服务社机制。 看组团服务。截至9月底,全县7个服务分团共开展活动60余次,既有组团式集中服务,又有“点对点”个性化服务,涉及村庄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农村金融、政策咨询等诸多方面。同时,村级顾问团开展爱心助学、产业帮扶、捐资助建等活动80余项(次),累计捐资1000余万元用于村庄建设,出谋划策献金点子120余个,向上争取“三农”项目40余个,资金600余万元,化解“五水共治”、“无违创建”等矛盾纠纷和涉法问题50余起(次)。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永远在路上。蹚进“深水区”,面对“硬骨头”,新的挑战还在前头。有猛劲,自我革命;有闯劲,披荆斩棘;有干劲,脚踏实地。在希望的田野上,改革之花将绽放得愈发美丽。 |
原标题: 在希望的田野上 |
作者:通讯员 钟 楠 徐国华 王俐健 记者 滕晶晶 网络编辑:俞俊 |